冬季养生,健康饮食防食管癌
冬季养生,健康饮食防食管癌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天气不仅考验着我们的御寒能力,也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养生保健。特别是对于食管癌这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合理的饮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显示,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因此,掌握正确的养生和预防知识,对于维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冬季养生的饮食原则
冬季是人体阳气潜藏的季节,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期。《黄帝内经》中提到“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养生经验,这些古老的智慧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适宜温补
冬季饮食应注重养肾,可以适量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例如,动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海参、虾等富含优质蛋白质,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能提升皮肤对寒冷干燥和皴裂的抵抗力、修复力。
养阴增苦
在温补的同时,也要注意养阴,可选择一些性质较为平和的食物,如黑豆、木耳、山药、大枣、黑芝麻、莲子、芡实等。此外,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白萝卜,可以有效清肺热,调理肝火虚旺,使身体保持一种清凉和通畅的状态。
清淡少盐
冬季饮食应少食咸味食物,因为咸味入肾,过多摄入会过度消耗元气。同时,过多的钠摄入也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建议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尽量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
少食生冷
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冬季应避免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食物,如生鱼片、沙拉等,同时也要避免食用从冰箱中直接取出的冰冷食物。
多晒太阳
晒太阳是补充阳气的有效方式。建议每天在阳光充足的时段,到户外晒晒后背,每次15-30分钟即可。同时,适度进行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预防食管癌的饮食建议
研究表明,食管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饮食建议:
避免过烫食物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柴惠平指出,中国人喜欢“趁热吃”的习惯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黏膜,长期如此可能导致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增加癌变风险。建议食物温度控制在65℃以下。
减少腌制、熏制、烧烤食品的摄入
这些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和黄曲霉毒素,都是强致癌物质。应尽量减少食用酸菜、咸肉、烤串等食物,选择新鲜食材,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度饮酒都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纯酒精,女性每天不超过15克纯酒精。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E、锌、硒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癌症。例如,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具有抗癌作用。
保持均衡饮食
避免高盐饮食,合理搭配膳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这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特别提醒:高风险人群需警惕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方案,以下人群属于食管癌高风险人群:
- 年龄≥45岁
- 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15/10万)
- 有食管癌家族史
- 有不良饮食习惯(如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
- 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等疾病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健康饮食是预防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但定期体检同样不可或缺。通过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食管癌的风险,守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