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GDP破2.67万亿,江苏经济龙头地位稳固
苏州GDP破2.67万亿,江苏经济龙头地位稳固
2024年,苏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位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这一成绩不仅巩固了苏州作为江苏经济龙头的地位,也使其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稳居第六位。
经济实力:江苏第一,全国第六
作为江苏省内前三季度唯一GDP破万亿的城市,苏州的经济总量已达到1.848375万亿元,远超省内其他城市。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苏州不仅GDP总量排名第六,更在2024年第一季度以7.9%的增速领跑全国十强城市。
苏州的经济实力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在于其产业基础的雄厚。2023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43万亿元,仅次于深圳,位居全国第二。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苏州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实力。目前,苏州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拥有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增长动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苏州的经济增长并非单纯依靠规模扩张,而是通过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苏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5家,总数达到219家,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五。在科技创新方面,苏州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6家,增量全国第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69家,总数位居全国第四。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苏州正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2024年1月,苏州提出构建“1030”产业体系,即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元级主导产业,推动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万亿元。
未来展望:打造“智造之城”
面对未来,苏州已绘就清晰的发展蓝图。到2035年,苏州将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打造成为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为实现这一目标,苏州将重点推进八大方向工作: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促进数实经济融合、推广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制造业跨领域融合发展、完善提高产业治理能力。
同时,苏州还设立了1100亿元新型工业化系列基金,新增制造业授信额度5700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科技创新方面,苏州将力争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11%左右,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作为“最强地级市”,苏州正以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为动力,向着“智造之城”的目标稳步前行。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苏州的经济实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在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