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双晒”揭秘:古迹传说与考古新发现
重庆“双晒”揭秘:古迹传说与考古新发现
2024年,重庆市文旅委推出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双晒”,旨在展示巴渝大地的秀美山川与人文魅力。在这次活动中,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考古发现浮出水面,让我们得以一窥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
古迹背后的故事
在重庆渝中区的七星岗,一段明清时期的古城墙静静矗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城墙上的通远门,是老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之一,也是明代洪武年间筑城时期的遗迹。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隐藏在城墙附近的菩提金刚塔。
这座建于1929年的金刚塔,高26.73米,塔身刻有汉藏两种文字的《佛说阿弥陀经》和《往生咒》。它的建造源于一段特殊的历史:明末张献忠攻入重庆后,此处成为“乱葬岗”,闹鬼传闻四起。时任重庆市长潘文华邀请康藏高僧来渝,修建此塔以超度亡灵、镇邪驱灾。
在重庆长江南岸,弹子石这个名字背后也藏着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归来,因妻子涂山氏怀孕久等而化为一块石头,最终大禹的眼泪滴落在石头上,儿子启便从石头中诞生。这个故事让弹子石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巫山神女的传说则为重庆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据传,巫山神女原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瑶姬,她温柔善良,因同情人间疾苦而下凡,曾开山降雨帮助百姓灌溉田地。这个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楚襄王游览巫山时还曾梦到她。
最新考古发现
近年来,重庆的考古发现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这座城市历史的认知。
在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面,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发现为探索东亚地区人类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的一处遗址则首次在西南地区发现了大型地面房址群。这处7000平方米的遗址内,不仅有大量彩陶,还出土了玉钺、玉铲等高规格玉器,显示出其作为区域中心聚落的重要地位。
在重庆荣昌区,考古专家清理出4座北宋石室墓,这是目前重庆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北宋中晚期官员家族墓群。墓葬内的彩绘壁画填补了重庆地区宋代壁画墓考古发现的空白,出土的墓志也为研究川渝地区宋代世家大族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忠县皇华岛作为宋元山城防御体系中唯一的“孤岛”型城池,其考古发现令人瞩目。考古专家不仅找到了城墙城门,还发现了忠州最早的书院——宏文书院的遗址,进一步丰富了宋元建筑考古的实物资料。
在著名的合川钓鱼城,考古学家首次发现环城城门,并清理出约80米长的古地道,填补了钓鱼城城防体系的重要缺环,为钓鱼城大遗址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提供了新的支撑。
重庆“双晒”活动不仅展示了巴渝大地的自然美景,更让我们得以一窥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老的传说故事到最新的考古发现,重庆的历史脉络正在被一点点清晰地勾勒出来,这座城市的魅力也正在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