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安石、孟昶、朱元璋教你贴春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安石、孟昶、朱元璋教你贴春联

引用
光明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24-02/04/content_37130105.htm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4%B4%E6%98%A5%E8%81%94/2876074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1A02K920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CH7NJR0515ENOE.html
5.
https://www.sohu.com/a/759909276_121484383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0A05UPP00
7.
https://tech.gmw.cn/2024-02/09/content_37142154.htm
8.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471/202501/20426.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2/18/55776100_1141823614.shtml
10.
https://www.jntimes.cn/jnwm/202402/t20240207_8208867.shtml
11.
http://www.lubanyouke.com/27194.html
12.
https://www.cnshuhua.cn/detail/11/24792.html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红彤彤的春联,增添节日气氛。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流传千年的习俗,竟然和三位历史名人有着密切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孟昶和朱元璋是如何让春联成为春节必备的吧!

01

从“桃符”到春联:王安石眼中的新年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里的“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古代人会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而王安石笔下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是描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更换桃符的景象,这也暗示着春联习俗的萌芽。

02

第一副春联的诞生:孟昶的创新

说到春联的起源,不得不提五代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64年,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词,但对辛寅逊的作品不满意,于是亲自提笔写下: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它不仅开创了用文字而非图案来表达新春祝福的先河,更为后来春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3

春联的普及之路:朱元璋的推广

真正让春联从宫廷走向民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有一年除夕,朱元璋下旨要求“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他还亲自上街巡视,看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心中大悦。

更有趣的是,当他发现一户人家没有贴春联时,一问才知道这户人家是阉猪的,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二话不说,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这户人家。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朱元璋对春联的重视,也展现了春联在明代开始普及的历史背景。

04

如何贴出最有“文化味”的春联?

了解了春联的历史,我们再来聊聊如何贴出最有“文化味”的春联。根据传统习俗,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在除夕当天,具体来说是上午10点至中午12点之间。这个时间段阳气渐盛,寓意着除旧迎新,开启一年的好运势。

在贴春联时,要注意区分上下联。通常上联末尾是仄声,下联末尾是平声。面对大门时,上联应该贴在右侧,下联贴在左侧。横批则要从右往左书写。

另外,春联的尺寸也要根据门的大小来选择。普通住宅适合15-20厘米宽的对联,商家可以选择20-30厘米,大型建筑则需要30-50厘米宽的对联。

05

春联的文化传承

春联不仅是春节的装饰,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它以简洁精巧的文字,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从王安石诗中的“桃符”,到孟昶的第一副春联,再到朱元璋的大力推广,春联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

在这个春节,不妨学学历史上的这些“春联达人”,亲手写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口。这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延续,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