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雪鹰601再创佳绩,昆仑站实现天文观测新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雪鹰601再创佳绩,昆仑站实现天文观测新突破

引用
中国科技网
9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3/content_290001.html
2.
http://nao.cas.cn/news/gd/202402/t20240229_7006978.html
3.
http://www.news.cn/tech/zt/zgdssycnjkc/index.html
4.
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371889
5.
https://www.pric.org.cn/index.php?c=show&id=1717
6.
https://china.nmgnews.com.cn/system/2025/01/23/030090612.shtml
7.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01/P2024110100505.htm
8.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101/4d0b94794dd14827a17bff4b051b179b/c.html
9.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01/27322382.html

2025年1月19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传来捷报:依托我国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雪鹰601”,考察队成功完成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南极冰盖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任务。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填补了恩德比地核心区域接地线附近冰厚和冰下地形数据的空白,更为精准评估该区域的冰流量和冰盖不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01

“雪鹰601”展翅高飞,完成关键航空调查

此次考察期间,“雪鹰601”沿南极冰盖边缘执行了从中山站到莫森站再到恩德比地的航空遥感观测,获取了上述区域的冰厚、冰下地形等关键数据。为了拓展观测区域,中方与澳大利亚展开合作,在澳大利亚莫森站进行中途起降和加油,进一步弥补了恩德比地沿岸的数据空白区。

南极“环”行动计划发起于2021年,目前有18个国家的82名科学家参与其中。中国不仅是这一国际前沿科学计划的重要发起国,也是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国际合作计划的主要发起国。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南极航空调查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2

昆仑站实现天文观测新突破

在此次考察中,昆仑站队在南极红外双筒望远镜(AIRBT)上新安装了1.4微米滤光片,首次使用红外水汽吸收窗口开展天文观测。这一创新性尝试对研究冷恒星和行星大气中的水汽具有重要意义。

考察队成功在1.4微米波段对红巨星HD29712进行了观测,并计划在极昼期间监测一批亮的低温红巨星。进入极夜后,还将监测一批暗弱的红矮星、褐矮星,并将在国际上首次开展1.4微米波段的大面积巡天,有望发现更多具有水汽吸收特征的天体,为理解这类稀有天体的形成与演化提供新的线索。

此外,考察队还新安装了昆仑站湍流廓线测量仪,用于夜间利用月光闪烁测量低层大气湍流的垂直廓线,为未来望远镜自适应光学仪器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考察队还维护了昆仑站现有视宁度望远镜、气象站、极光检测仪等设备,并取回2024年的观测数据。

03

其他考察任务稳步推进

除航空调查和天文观测外,考察队还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

  • “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开展为期约一个月的大洋考察
  • 完成秦岭站物资卸运工作,并接上22名韩国考察队员
  • “雪龙兄弟”成功穿越“咆哮”西风带
  • 在中山站至昆仑站断面开展冰雪环境调查
  • 进行南极雪冰硝酸盐指示的大气氧化环境研究
  • 检修昆仑站GNSS基准站观测设备
04

提升国际影响力,贡献中国力量

此次考察任务的圆满完成,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南极“环”行动计划的重要发起国和参与国,中国在南极最前沿科学研究领域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通过与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的密切合作,中国展现了在极地科研领域的开放态度和合作精神。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理念,积极参与并主导南极重要国际合作计划,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