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茂瑞:村支书如何引领乡村振兴?
雷茂瑞:村支书如何引领乡村振兴?
“以前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通过发展米槐产业,人均收入已经突破3万元。”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党支部书记雷茂瑞自豪地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不仅带领沟东村实现了脱贫致富,更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贫困村到米槐之乡:沟东村的蝶变之路
沟东村位于稷王山南麓腹地,三面环山、沟壑纵横,耕地不是在山上就是在岭上,干旱贫瘠。早年间,村民以种植小麦为生,但产量低、收益少,常常入不敷出。看着村民辛苦劳作仍难以改善生活,雷茂瑞着手研究适合旱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经过考察调研,他先后培育了双季槐、高槐1号、高槐2号等耐旱、高收益的米槐品种,带领村民发展米槐产业,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米槐之乡。目前,沟东村米槐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人均收入从2009年的900余元提高到如今的3万余元,蹚出了一条产业兴村的新路径。
村支书的“领头雁”作用
雷茂瑞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发挥村支书的“领头雁”作用。他建议,要加强对村支书的培养和激励,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在沟东村的实践中,雷茂瑞不仅自己带头创业,还积极培养年轻后备力量,打造了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村两委班子。
“村支书不仅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更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雷茂瑞说。他建议,上级部门应加大对村支书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让村支书在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甜头、社会上有地位。
产业振兴是关键
在雷茂瑞看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他建议,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沟东村在发展米槐产业的基础上,还开发了槐花茶、槐蜜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翅膀。”雷茂瑞建议,在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的地方应该尽早布局和建设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解决边远山区交通条件差、物流成本高的问题。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雷茂瑞深有感触地说。他建议,要通过培训、引进、培育等方式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未来展望
“乡村振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雷茂瑞表示,下一步,沟东村将重点推进米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发芦丁含量更高的米槐品种,实现米槐种质创新。同时,将整合沟东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沟东村一定会成为生态美、农民富、生活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雷茂瑞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