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后,你必须知道的狂犬疫苗真相!
被猫抓伤后,你必须知道的狂犬疫苗真相!
被猫抓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因此,及时正确的处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猫抓伤与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狂犬病病毒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中,当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时,就可能发生感染。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但也可短至数天或长达数年。初期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等,随后会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几乎无法治愈。
伤口分级与处理
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狂犬病暴露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暴露:接触或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这种情况下,清洗暴露部位即可,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
疫苗接种程序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疫苗有两种免疫程序:
“5针法”:于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
“2-1-1”程序:于注射当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接种疫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可用不同生产厂家的狂犬病疫苗替换。
疫苗接种过程中,应避免饮酒、喝浓茶咖啡,避免剧烈运动。
接种疫苗后,少数人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或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预防措施
定期为猫咪接种疫苗:这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避免激怒猫咪:使用玩具引导其行为,避免直接接触导致伤害。
保持伤口清洁:如果被猫抓伤,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碘酒或酒精消毒。
及时就医:如果伤口严重或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渗出物等,应及时就医。
狂犬病虽然可怕,但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完全可以避免。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一问题,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