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友谊宾馆历史建筑群:新民族风格的成功尝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友谊宾馆历史建筑群:新民族风格的成功尝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peking.bjd.com.cn/channels/5b165687a010550e5ddc0e70/contentShare/5ed61972e4b0be621cc458c6/AP65ff9392e4b0641781566d77.html

北京友谊宾馆,这座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的建筑群,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建筑之一,更是新民族风格建筑的成功典范。它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成为了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友谊宾馆始建于1954年,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张镈设计,最初作为接待苏联专家的招待所,后逐步发展成为接待外国专家学者及外宾的重要场所。宾馆占地面积2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绿地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是一处集住宿、会议、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涉外旅游饭店。

宾馆的建筑布局以贵宾楼和友谊宫为中轴,两侧呈对称、扇形分布着4栋“工”字形大楼,分别为敬宾楼、迎宾楼、怡宾楼和悦宾楼。这些中心区域的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屋顶,飞檐流脊,雕梁画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建筑的特色。此外,宾馆外围还有4个公寓式小区,分别命名为“苏园”“乡园”“雅园”和“颐园”,每个小区都根据各自建筑和园林景观的风格,打造出独特的居住环境。

北京友谊宾馆的兴建正值我国“一五”计划时期,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筑界对民族形式进行探索的重要阶段。友谊宾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了这一时期新民族风格建筑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新民族风格的成功尝试”。

宾馆内的园林设计同样独具匠心,不仅塑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整个庭院种植了近百种树木和花卉,共有5300多株乔木,珍稀树种4种,古树21株,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友谊宾馆的几个重要建筑,感受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

北京友谊宾馆乡园公寓

乡园公寓位于友谊宾馆西北角,建于1954年,是新民族建筑形式的探索之作。建筑平面呈“L”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砖墙、木屋架结构,地上4层。外墙立面分为三段,下段一层为米黄色石材贴面,中段为砖墙(后外刷灰色涂料),上段为后刷粉色窗间墙,装饰有花卉纹样的白色石膏板。四坡屋顶铺灰色机瓦,每个单元的楼梯间屋顶设有带人字坡顶的方形老虎窗和烟囱。南北每户均有凸出的白色铁艺阳台。


乡园公寓南面正对假山、水池、植物绿化形成的景观区


北立面


墙体装饰

北京科学会堂(会议楼)

北京科学会堂位于友谊宾馆北侧区域,1964年1月1日建成开放,被誉为“科学家之家”,是专供首都科学家进行学术活动和休闲的场所。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中轴对称,南部建筑中间高3层、两翼高2层,四坡顶。中间建筑屋顶下有冰盘檐和支撑装饰,两翼建筑屋顶下有多层冰盘檐,二层设有外廊和砖砌栏杆。北侧报告厅高2层,人字坡顶。建筑采用砖混结构,坡屋顶铺现代石棉瓦,墙面原为蓝机砖清水墙,现外墙刷蓝灰色涂料,间以白色水刷石基座、入口门套和壁柱等。


北京科学会堂(会议楼)


北立面


檐部装饰

北京友谊宾馆苏园公寓

苏园公寓位于友谊宾馆东北角,建于1954年。建筑平面呈“U”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砖墙、木屋架结构,地上4层。外墙立面分为三段,下段一层为米黄色石材贴面,中段为砖墙外刷灰色涂料,上段一层为粉色窗间墙,装饰有花卉纹样的白色石膏板。四坡屋顶铺灰色机瓦,每个单元的楼梯间屋顶设有带人字坡顶的方形老虎窗和烟囱。每户均有凸出的白色铁艺阳台,矩形玻璃窗规则排布,显得整齐、大气。


苏园公寓周边围合,内部形成精巧的庭院


西立面


老虎窗

北京友谊宾馆苏园写字楼

苏园写字楼平面略呈方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墙、木屋架,地上2层。建筑外墙立面分为三部分,一层做成白墙、灰瓦状,或米黄色石材贴面;二层为砖墙外刷灰色涂料,开大窗;坡屋顶,檐下粉色、黄色线脚,有花卉纹样的白色石膏装饰。西端外接江南传统建筑样式的门楼,卷棚歇山顶、白墙灰瓦。二层凸出柱廊,高高翘起的翼角、中式的格栅窗、楣子、雀替等,体现出苏州园林建筑的特色。


苏园写字楼


西立面


卷棚歇山顶

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

友谊宫建于1954年,前身是剧院,1983年大火烧毁中部建筑,余东面完好,1990年在保存东面建筑原样的基础上,将烧毁部分重建,建成一个集餐饮、会议、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友谊宫位于友谊宾馆的中心,平面近似扇形,中轴对称,围绕中间的大体量餐饮建筑,东侧接门面建筑,南、北各接附属建筑。建筑主体分为基座、墙身、大屋顶三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入口面向东侧,门前为汉白玉栏杆的石月台。建筑2层,四周汉白玉的须弥座基础,墙壁以磨砖对缝的青灰砖砌成。四周屋顶檐口处向外伸出,仿古代官式建筑的屋檐及檐下装饰,屋面为绿色琉璃的筒瓦、仰瓦和滴水,檐下椽子、梁枋、斗栱皆有彩画点缀。东侧门面建筑中五扇大门呈拱形,汉白玉门套上雕刻花卉图案;门面建筑两侧伸出角楼建筑,重檐歇山顶上铺绿色琉璃瓦。檐下有彩绘的梁架、斗栱,拱门上方贴有精美的墨绿琉璃砖饰,仿中式额枋、雀替、柱头等。屋顶装饰部分将古代官式建筑中范式的鸱吻和垂脊、戗脊的兽,改为和平鸽,仙人、走兽等传统装饰构件也改为和平鸽,极具时代象征意义。


友谊宫外观


友谊宫南立面


和平鸽脊饰


檐部装饰

北京友谊宾馆雅园公寓

雅园公寓位于友谊宾馆东南角,原为居住在宾馆的儿童们修建的游艺乐园。2022年完成园林升级改造,新建成的雅园体现了友谊宾馆近70年来接待重要活动的辉煌历史,营造了宁静舒缓的庭院环境。建筑平面呈“U”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墙、木屋架,地上4层。外墙立面分为三部分,下部一层为米黄色石材贴面,中间两层为砖墙外刷灰色涂料,顶部一层为粉色窗间墙,装饰有花卉纹样的白色石膏板。最上面为四坡屋顶,铺灰色机瓦,每个单元的楼梯间屋顶设有带人字坡顶的方形老虎窗和烟囱。每户均有凸出的白色铁艺阳台,矩形玻璃窗规则排布,显得整齐、大气。


雅园公寓


墙体装饰


栏杆

北京友谊宾馆的建筑群不仅是新中国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历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界对民族形式的探索与创新,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仅供学习交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