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三种美味料理做法详解
蛤蜊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三种美味料理做法详解
在台湾人喜爱的海鲜排行榜上,蛤蜊绝对榜上有名。其鲜甜的滋味让吃过的人无不深深着迷。无论是将蛤蜊煮汤,加入蒸蛋或丝瓜内一同炖煮,或是做成酒蒸蛤蜊,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然而,蛤蜊不仅美味,还蕴含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如帮助降低胆固醇、预防贫血等。究竟蛤蜊有哪些营养成分,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又可以做出哪些美味料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蛤蜊的营养与功效
蛤蜊(Clam,亦称蛤蛎)的正确名称应为文蛤,也有人称之为粉蟯,主要栖息在浅海的沙泥底,特别是在有淡水注入的河川、湿地及潮间带。目前市面上的蛤蜊多为人工养殖,主要分布在云林、彰化、嘉义、台南等地。
由于文蛤的眼睛、触角及齿舌会随着时间而退化,所以当它在水底的沙中移动时,都是靠斧足前进,而如同斧头般的斧足,正是我们常吃的蛤肉。
根据卫福部食药署食品营养成分资料库,每100克蛤蜊中含有以下营养成分:
- 热量:37大卡
- 蛋白质:7.6克
- 碳水化合物:2.7克
- 钠:446毫克
- 钾:104毫克
- 钙:106毫克
- 镁:47毫克
- 铁:8.2毫克
- 磷:100毫克
- 维生素A:44I.U.
- 维生素B12:50.54微克
- 维生素E:0.18毫克
- 叶酸:14.6微克
蛤蜊的四大健康功效
预防缺铁性贫血:相比植物性铁质,动物性铁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蛤蜊富含动物性铁质,适量补充即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此外,在补充动物性铁质时,若能适量摄取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群或叶酸等食物,可进一步促进铁质的合成与吸收。
抗衰老又防阿尔茨海默症:蛤蜊内含维生素E,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延缓细胞老化,达到抗衰老的效果。
降低胆固醇:蛤蜊内含的牛磺酸能有效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同时对视力和肝脏都有保护作用。
消水肿:每100克蛤蜊含有104毫克的钾,具有利尿、消水肿的功效,钾还能协助人体排出过量的钠,进而降低血压。
虽然蛤蜊好处众多,但其嘌呤含量偏高,建议尿酸偏高或痛风患者尽量避免食用,以免造成身体不适。此外,从中医角度来看,蛤蜊属性偏寒,肠胃不佳者也建议减少食用。
如何让蛤蜊吐沙干净
若未让蛤蜊完全将沙吐净就下锅料理,容易让食用者吃到未吐净的沙子,影响餐点品质。以下是让蛤蜊吐净沙子的三大关键:
调整盐度:台湾养殖蛤蜊的环境盐度约为18
20ppt(即每1升水中含1820克盐),若能在蛤蜊吐沙前放入相同比例的盐量至水中,可提升蛤蜊的呼吸作用,使其将内部的沙子吐干净。控制水温:蛤蜊最活跃的水温范围通常在16~27度,建议将蛤蜊置于此温度区间的水中,以提高吐沙效率。
降低干扰:建议选择盆底宽大的容器,将蛤蜊铺平,再将蛤蜊放进去浸泡,水量稍微盖过蛤蜊即可。在蛤蜊吐沙的过程中,应避免晃动或搬移水盆,创造类似潮间带的生长环境,以获得更好的吐沙效果。
三种美味的蛤蜊料理食谱
1. 酒蒸蛤蜊
食材:蛤蜊600克、大蒜4瓣、葱2根、米酒50毫升、和风酱油适量、无盐奶油1匙、柠檬少许(可依个人口味增减)
做法:
- 蛤蜊放入水中加盐,让蛤蜊吐沙。
- 大蒜切末、葱切成葱花,准备1匙奶油。
- 锅内下一匙炒菜油,加入蒜末、葱花拌炒(想吃辣味也可加一点辣椒)。
- 加入蛤蜊和米酒后,盖上锅盖,焖煮5~6分钟。
- 试过味道后,酌量加入一点和风酱油提味。
- 起锅前加1匙无盐奶油与4~5滴柠檬,混合均匀后即可完成。
2. 蛤蜊南瓜鲜乳蒸蛋
食材:昆布汁1000毫升、鲜乳1000毫升、全蛋汁1000毫升、盐2小匙、蛤蜊150克、南瓜泥1碗
做法:
- 将蛤蜊吐沙、南瓜蒸熟捣成泥备用。
- 准备一个容器,把昆布汁、鲜乳及全蛋汁倒入,再加盐调味,并搅拌均匀。
- 将上述食材放入盘中后,置于蒸笼。
- 开始蒸时,可将蒸笼盖子打开一小缝,避免蒸汽滞留,蒸熟即可。
3. 芦笋玉米炒蛤蜊
食材:芦笋1把、玉米笋1小盒、蛤蜊半斤、蒜3瓣
做法:
- 把蛤蜊浸水后放入些许的盐吐沙,再将芦笋及玉米笋洗净作为备料。
- 起油锅,先下蒜头爆香,再将玉米笋及芦笋入锅快炒。
- 加入2大匙水,放入蛤蜊后焖煮。
- 等到蛤蜊开口后,放入调味料即可起锅。
(图片授权:达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