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叩刺:中医防控青少年近视的新选择
梅花针叩刺:中医防控青少年近视的新选择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除了传统的光学矫正方法外,中医治疗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梅花针叩刺作为中医治疗近视的一种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家长和青少年的青睐。本文将详细介绍梅花针叩刺在防控青少年近视方面的具体应用。
梅花针叩刺疗法简介
梅花针扣刺疗法即是使用梅花针(也称七星针或皮肤针)叩击人体特定经络穴位,通过刺激眼部及周围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辅助改善视力的目的。梅花针扣刺既刺激了人体经络穴位,又减少了针刺时的痛苦,易被青少年接受,操作简便,利于持久治疗。
操作方法
选针法
梅花针又称“皮肤针”“七星针”,其形状如小锤,针柄的一端装有5-7枚小针。通常用5根针排成形,状如梅花,所以称为梅花针。也有用7根针排成,状如七星,所以又叫做七星针。现多选用后者。
叩刺法
持针时宜右手握住针柄,以无名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小鱼际处,并令针尾露出手掌1~2cm,中指和拇指扶住针柄,食(示)指按于针柄中段,以便叩刺时可充分运用手腕弹力。皮肤针叩刺时,应注意仅用腕部弹刺,肘部宜保持固定。落针要迅速且稳准,针尖与皮肤应呈垂直接触,只作极短暂的停留,即起针,叩击时须发出短促而清脆的“哒哒”声。叩针频率最好保持在每分钟70~100次。强度一般分轻、中、重三度:轻刺激,患者略感痒痛,仅见轻微潮红;中刺激,患者有轻度痛感,局部皮肤潮红而现丘疹、略微出血;重刺激,患者有明显的痛感,叩刺部明显发红、出血。眼病治疗一般多用轻刺激。
在眼区穴叩刺时,多用轻刺激;叩刺范围如黄豆大。每穴叩刺100下左右。
叩刺穴位
- 正光1位置:眶上缘外3/4与内1/4交界处。
- 正光2位置:眶上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适用人群与效果
适用人群
梅花针扣刺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可作为传统光学矫正的一种补充手段。
效果
该方法能够刺激眼部周围神经和肌肉,调节视觉功能,从而缓解近视症状。同时,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眼部疲劳,进而起到辅助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
注意事项
梅花针扣刺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指导操作,并遵守医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市中医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