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料理师:从“江湖艺人”到“国标认证”的职业蝶变
火锅料理师:从“江湖艺人”到“国标认证”的职业蝶变
2024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联合颁布了中式烹调师(火锅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火锅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空白,更为千万火锅从业者搭建起职业发展的新通道。
火锅料理师:一个新职业的诞生
火锅料理师是指从事火锅底料、汤料、酱料及蘸料制作,食材加工、菜品预制,并具备一定餐饮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其职业技能分为五个等级:五级/初级工至一级/高级技师。
国家职业标准的颁布,明确了火锅料理师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等核心内容,包括职业定义、职业技能等级、职业培训要求、职业技能评价要求、从业人员需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各等级考核点及权重比例等要素,为火锅料理师职业培训明确了方向。
系统化培训:打造专业火锅人才
重庆作为火锅之都,率先在火锅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积极探索。2014年成立的重庆火锅学院,由重庆市火锅协会、市烹饪协会和重庆现代职业技师学院联合筹建,采用校企联合培训的方式,设有调料、服务、管理3个专业。学院成立以来,通过企业培训和学徒制培训等方式培训学员3000余人。
重庆市火锅人才培训基地的王文军副院长表示:“据调查,全国范围内重庆火锅有数万人的人才缺口,同时缺乏系统评价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阻碍。”为解决这一问题,重庆建立了完整的火锅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火锅学院、技能培训基地等,每年培养大量专业人才。
标准化发展:提升火锅品质
在重庆,辣度有了官方标准。2018年,《麻辣火锅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级划分》发布,对辣度进行了分级,自此,各家企业开始了辣椒的精细化研究之路。
走进位于合川区的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在梅香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只见辣椒被细分为十几个品种并进行编号。自动化数字控制生产线遍布着1万多个传感器,将每日产生的超20万条生产信息进行汇集和分析,运用科学数据解密“辣椒配方”。“我们有超120人的研究团队,目前已自主研发逾1万种调味料配方。”公司负责人郑传波说。
合川区每年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推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联合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培育火锅食材专利产品和标准体系。目前,已累计创建市级研发平台11个、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44个,取得火锅食材产业专利359件,发布团体标准15项。
职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
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重庆有火锅企业1.77万家、门店3.7万家,全市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000亿元。庞大的产业规模为火锅料理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火锅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的颁布,从业者将拥有更加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培训要求。同时,各地纷纷举办火锅料理师职业技能大赛,为从业者提供展示技艺的平台。
火锅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的颁布,标志着火锅产业人才培养正式进入“标准化”时代。这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新通道,更为整个火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引领下,火锅这门传统美食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