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何建有“五四广场”,其背后的渊源你知道吗?
青岛为何建有“五四广场”,其背后的渊源你知道吗?
青岛五四广场,这座矗立在海滨城市的重要地标,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从德国强占胶州湾到日本占领青岛,再到五四运动的爆发和青岛主权的最终回归,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塑造了五四广场的诞生,更凝结成这座城市独特的红色记忆。
1897年,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把青岛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向德国宣战,出兵占领青岛。1918年日本提出了霸占青岛及山东各项权利的要求,北洋政府在关于山东问题的秘密换文中,竟无耻地表示“欣然同意”。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日本以秘密换文为口实,不肯把青岛和山东的各项权利交还中国。4月29日至30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三国召开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在中国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压抑在人们心目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5月2日,山东工人在济南北岗子举行了“收回青岛”演说大会。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学校3000多人,挥舞着旗帜,高举标语牌,来到天安门,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像烈火一样迅速燃遍全国,“还我青岛”、“收回山东、青岛主权”的怒吼响彻神州大地,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风起云涌,在国内、国际上造成了很大影响。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英美等国皆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日本极不情愿地与中国开始权利交接。1922年12月10日,中日双方在青岛举行了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青岛结束了长达25年的遭受德日殖民统治的惨痛历史。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青岛主权回归是“五四运动”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949年12月,5月4日被定为中国青年节。
1996年,青岛建成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为纪念因青岛主权问题引发的五四运动而命名,五四广场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凝聚着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