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座活着的世遗之城
泉州:一座活着的世遗之城
泉州,这座被誉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人文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这座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城市,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开元寺:千年古刹见证海丝繁华
作为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辉煌历史。寺内的东西双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泉州城市的象征。双塔不仅展现了宋代建筑的精湛技艺,更承载着泉州人民对海洋文化的独特理解。
九日山祈风石刻: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位于泉州城北的九日山,是古代泉州港商船停泊和祭祀的场所。山上的祈风石刻,记录了宋代官员为出海商船祈求顺风的仪式,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些石刻不仅反映了当时泉州港的繁荣景象,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开放精神。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多元文化的交融
位于晋江市的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见证了泉州作为多元文化交汇点的历史。这尊造像不仅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的宗教包容性,也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近年来,泉州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蟳埔村为例,这个以“簪花围”闻名的渔村,通过发展旅拍等新业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据统计,2023年蟳埔村共接待游客350余万人次,从事花艺、旅拍、美妆的人员超千人,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5倍以上。
在古城保护方面,泉州采取“微改造”的方式,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例如,金鱼巷的改造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旧石板铺就的路面、闽南特色的海蛎壳墙面、传统闽南建筑的花格窗,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
文旅融合:打造“世遗之城”新名片
泉州以世界遗产为核心,不断创新文旅融合模式。通过举办非遗市集、民俗表演等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泉州文化的魅力。同时,泉州还推出了多条主题旅游线路,如“世遗泉州·山海相逢”系列,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泉州的文化遗产。
美食也是泉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面线糊到土笋冻,从肉粽到蚵仔煎,泉州的特色小吃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人文温度。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泉州市接待游客总量同比增长18.0%,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21.7%。
泉州,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人文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每一处文化遗产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处现代景观都在展现着城市的活力。泉州,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