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真的能帮你睡个好觉吗?
褪黑素真的能帮你睡个好觉吗?
褪黑素真的能帮你睡个好觉吗?
近年来,褪黑素作为助眠“神药”在年轻群体中走红,尤其受到白领一族的青睐。据统计,2021年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而褪黑素相关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量更是名列前茅。那么,褪黑素究竟是如何帮助我们改善睡眠的?它是否适合所有人使用?长期服用会有哪些风险?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褪黑素的作用机制
褪黑素是一种由大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主要负责调节睡眠周期。它的分泌受到光线的显著影响:在黑暗环境中分泌增加,而在光照条件下则受到抑制。这种特性使得褪黑素被誉为“暗信号”,能够帮助身体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研究表明,适时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可以有效调整睡眠周期,特别是对于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的失眠具有显著效果。此外,它还能治疗睡眠时相延迟(即睡眠模式比正常延迟两个小时以上)和时差综合征等睡眠障碍。
褪黑素的适用人群
虽然褪黑素在改善睡眠方面表现出色,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用人群:
时差反应者:长途飞行或跨时区旅行后,服用褪黑素可以帮助快速调整生物钟,减轻时差反应。
轮班工作者:对于需要日夜颠倒工作的人群,褪黑素能帮助他们在白天入睡,并保持夜间清醒。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褪黑素分泌量会逐渐减少,补充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儿童睡眠障碍:一些研究表明,褪黑素对治疗儿童睡眠障碍有一定效果,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
尽管短期服用褪黑素通常是安全的,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包括:
- 白天嗜睡、头痛、头晕或恶心
- 短暂的抑郁情绪、轻微震颤、轻度焦虑
- 腹部痉挛、易激惹、警觉性降低
- 意识混乱或定向障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应谨慎使用褪黑素: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 备孕女性
- 抑郁症患者
- 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如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
此外,褪黑素可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草本药物、抗惊厥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避孕药、免疫抑制剂以及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药物。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避免同时服用褪黑素。
褪黑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如果决定使用褪黑素,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遵医嘱服用:在医生或睡眠专家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随意服用。
选择合适剂量:成人通常在睡前30至60分钟服用1至10毫克。儿童则需要更低的剂量,并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短期使用:褪黑素不建议长期服用,如果发现自己长期依赖,应及时咨询医生。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你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一定要告知医生或药师,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需谨慎:孕妇、哺乳期妇女、免疫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使用前必须咨询医生。
褪黑素的替代方案
除了服用褪黑素,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建立规律作息:每天保持固定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周末也不例外。
适度运动: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黑暗、安静且温度适宜。将卧室里的所有时钟都藏起来,减少对时间的焦虑。
放松身心:尝试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帮助缓解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这是一种针对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来改善睡眠。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睡前不要大量进食或饮用过多液体。
通过食物补充褪黑素:一些食物如樱桃、香蕉、燕麦、牛奶等含有天然褪黑素,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补充。
专家建议
天津市安定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孙芸强调:“在服用褪黑素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因为很多影响睡眠的潜在健康问题靠服用褪黑素是不能解决的。”
她还建议,患有慢性失眠的人可以尝试针对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CBT-I)。与助眠药不同,CBT-I能帮助患者找到并解决导致睡眠障碍的不良认知及行为问题。
结语
褪黑素作为一种常见的助眠补充剂,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睡眠。然而,它并非万能药,也不适合长期服用。在考虑使用褪黑素之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剂量和使用方式。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和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往往能获得更持久和健康的睡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