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贞芳和朱一龙:明星如何面对心理健康挑战?
叶贞芳和朱一龙:明星如何面对心理健康挑战?
2024年9月,新加坡本地唱作人叶贞芳发行了一首名为《胶囊》的单曲,这首歌不仅是她音乐生涯的新作,更是她战胜产后抑郁症的心路历程的结晶。无独有偶,同年8月,中国演员朱一龙在新片《负负得正》的路演现场,面对粉丝的质疑时,用一句简单的“我挺好的”回应了所有关心他的声音。这两个看似平凡的瞬间,却折射出公众人物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的勇气与挑战。
叶贞芳:从产后抑郁到音乐疗愈
2024年9月,新加坡本地唱作人叶贞芳发行了一首名为《胶囊》的单曲,这首歌不仅是她音乐生涯的新作,更是她战胜产后抑郁症的心路历程的结晶。在经历了长达18个月的康复之旅后,叶贞芳选择用音乐传递正能量,鼓励那些正在与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的人们。
“跨越成见,退去标签”运动由国家福利理事会与触爱社会服务联合34个公私机构推动,旨在通过教育,鼓励公众勇于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生态系统和社区支持。作为该运动的参与者,叶贞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人们: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个人的弱点,而是需要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朱一龙:压力下的坚持与突破
2024年8月,朱一龙的新片《负负得正》上映,然而票房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在路演现场,面对粉丝的质疑和不满,朱一龙用一句简单的“我挺好的”回应了所有关心他的声音。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个演员对演艺事业的坚持,也折射出公众人物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的无奈与坚强。
从2015年在《芈月传》中饰演秦昭襄王嬴稷崭露头角,到2017年通过《镇魂》爆红,再到2019年凭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获得白玉兰最佳男配角,朱一龙用过硬演技赢得了观众的认可。然而,成功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为了塑造角色,他多次带伤拍摄,从《大明宫传奇》的坠落伤腰,到《新萧十一郎》的坠马伤,再到《峰爆》中从10米高处滚落17次,朱一龙用“扛造”来形容自己,这种对表演的执着,也让他付出了巨大的身心代价。
公众人物的心理健康挑战
叶贞芳和朱一龙的故事,只是众多公众人物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缩影。从金·卡戴珊公开丈夫坎耶·韦斯特的躁郁症,到谢娜因精神状态引发热议,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开始勇敢地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勇气,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理解和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窗口。
公众人物的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因为他们是社会的焦点,更因为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普通人更大。他们不仅要面对工作上的高强度压力,还要应对公众的审视和期待。这种双重压力,使得心理健康问题在演艺圈等公众人物群体中更为普遍。
然而,正如叶贞芳通过《胶囊》传递的希望,以及朱一龙用“我挺好的”展现的坚韧,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开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议题。
通过这些勇敢的声音,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正如新加坡“跨越成见,退去标签”运动所倡导的那样,只有通过教育和对话,才能打破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偏见,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叶贞芳和朱一龙的故事,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