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一城历史一城景 一城文化一城韵
眉山:一城历史一城景 一城文化一城韵
眉山,这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孕育了“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三苏文化,更是一座融合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老的城墙到繁华的商业街区,从秀丽的山水到丰富的文化遗产,眉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眉州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
四川省眉山市古称眉州,营城历史悠久。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在现眉山境内的彭山区建武阳县,距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南齐建武三年(496年)置齐通左郡和齐通县,郡县同治于今东坡区太和镇,为眉山建置之始,逾1500年。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眉州为眉山郡,州治迁通义县城(今东坡区),“介岷峨之间,为江山秀气所聚”。眉山老城距今1400余年。
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
太平古街历史文化街区
眉山地处成都平原西南,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扇形地带。境内山川形胜优美、自然风光迤逦,被誉为“坤维上腴,岷峨奥区”。这里物华天宝、人文荟萃,辉煌的农耕文明孕育发展成为独具代表的耕读文化。两宋耕读新风引领昌盛文风,共诞生909名进士,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依托水陆之便,眉山自古就是通滇达藏的水陆枢纽,滨江商贸文化繁荣、古城镇群落特质鲜明,是成都平原水陆通衢重要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眉山境内先后布局12个三线建设项目,成为新中国大三线建设前沿阵地。
江口崖墓(彭山汉崖墓博物馆)内部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虎钮大元帅金印)
“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游历眉山、拜东坡先生遗像后,心生感触而作下的诗句。一城风华,一阅千年。眉山是东坡文化的发源地,从三苏祠、蟆颐山,到短松冈、中岩寺,千载于今,与苏轼有关的大量遗址遗迹亦在眉山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如今的眉山将三苏文化、东坡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中,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园里、街巷间、城墙边,眉山人都可以品味三苏的流风余韵。人们寻找着东坡印记、品读着诗书味道,他们的沉浸与热爱,让城市文脉得以赓续传承,也为眉山这片文化沃土汇入新的生命力。
位于东坡城市湿地的东坡步道·大家之路
蟆颐观
苏洵家族墓地(短松冈)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赓续城市文脉、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在名城保护和申报中,眉山始终坚持价值导向,抓实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加强常态保护管理。眉山现有21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5片历史文化街区,295处历史建筑,1处国家工业遗产,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54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逐步建立起市域15大类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名录,各类型遗产最大限度实现应保尽保。这些类型丰富、价值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融汇成了眉山城市发展的记忆,彰显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脉。
三苏祠历史文化街区
眉州城墙
四川国际电台历史文化街区
眉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与山水相依、与时代并进,脚步中蕴藏着“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蓬勃朝气。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眉山人的思想共识,更是眉山人初心不改的时代使命。
本文原文来自眉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