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晚观众揭秘:为什么春晚从不对外售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晚观众揭秘:为什么春晚从不对外售票?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8FB2DG05565Y17.html

每年春晚都会引发全民热议,有人吐槽节目质量,有人感慨文化传承。但你是否好奇,春晚舞台下的观众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春晚从不对外售票?本文将为你揭秘春晚观众的来源,并回顾春晚的历史变迁。

每年的春晚,说是没什么可看的,但每每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出圈节目。
虽然对于春晚节目的吐槽声,每年都是此起彼伏的出现在各种场合,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必备节目,人们看或是不看,它基本都会每年准时的出现。
但这个全国,都能从电视上看到的节目,却并不见任何平台会有春晚售票的消息,那么镜头扫过的那些观众都是哪儿来的,他们为什么可以观看现场的表演?


为什么要有春晚?
春晚,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实至名归。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就是央视春晚的全称,它会在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多个频道同步播出,旨在弘扬中国团结互助精神,和华夏文明的代代传承。


在每年的除夕晚上,春晚也都会以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以及具有弘扬中华文化的独特节目形式,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带去中国的欢乐节日气氛与美好祝福。
就这么个,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联欢晚会,却在世界记录协会上,创下了世界综艺晚会记录的3项世界之最,而全世界中要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非春晚莫属。


所以春晚好不好看,与它重不重要并不冲突,在春晚播出之时,就是中国人新年将要到来之时,是家人们应该团聚的日子,也是要吃上一桌好菜的美好时刻。


能够回家过年的人们,会边播放着春晚边聊着天儿,而没能回家的游子,也会向身边的人们分享着春晚,思念着家人。
要说春晚在中国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能就是那个只准自己吐槽,却容不得外人说半句不好的存在,春晚的节目可能不那么招人喜欢了,但它却不能没有。


春晚的那些神秘观众
每当人们在观看春晚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些疑问,没有见到春晚售票,怎么底下还可以密密麻麻的有这么多人呢?他们都是谁,怎么进去的呢?
虽然春晚并不公开对外售票,但观众席上的观众,可能也并非完全是随机的。


其中有一部分观众,是通过抽奖、邀请或特殊渠道获取入场券,也有可能是社会各界代表、志愿者、申请参加的观众等。
但他们对于在电视机前,只能通过电视观看的人们而言,也是比较特殊的,然而能够参与到现场的这些人,自然也都不是普通人。


不仅在现场需要配合主持人的热场,还会在适当的时候露露脸。
能够进入到现场的人,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后的人,不会为晚会现场带去不好的影响,也不会出现不必要的直播事故,都是“有身份”或非常守规矩的一群人。


为了保证播出的顺利,以及现场有“身份”人员的安全,春晚也就不会直接的对大众售票了,这种以前是全国性,现在是全球性的晚会,是容不得一点失误的。
那么能够进到春晚总舞台的,又都是一些什么人呢?


能露脸的“观众”可不一般
在春晚舞台上,我们也常看到主持人,会与台下明星的互动,这些明星,要不就是会参与到当晚演出活动中的,要不就是被请来配合晚会气氛的。


而另外的一些观众,大多也都是工作人员,或是被专门请来得到年度人物,他们都会根据节目需要,进行排练与化妆,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也会更加记忆深刻。
露脸的“观众”,多数都是当晚会参加节目表演的流量明星,在并不需要后台准备的时候,他们就会坐到观众席间。


一方面可以配合节目效果,适当的出镜增加曝光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那些喜欢流量明星的人们,不要轻易换台,随机切一个镜头,那都是可以被粉丝开心很久的。


除了一些当红的流量明星,也会有些上年度的年度人物,像是在新冠疫情的那两年,台下坐的就有前往一线,只为解决当年呼吸疾病问题的,钟南山院士。
当然,在观众席中也会有一些普通的人,像早年会有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也会有当年存在重大见义勇为事迹的英雄,平平凡凡的人,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影响。


也会有一些极具标志性的“老熟人”,像是被人们亲切称为“笑脸哥”的常驻嘉宾,从1999年的春晚直到2017年的春晚,都能看到属于他的身影。
有一些神通广大的人们,也慢慢发现,这位看着就非常喜人的“笑脸哥”,名为冉少平,频频出现在镜头里的他,总会用那标志的笑脸,观看他喜欢的春晚节目。


作为忠实的春晚粉丝,多年以来都会积极参与观看春晚,经常会给自己坐的腿都麻了,也依然沉浸式的坐在那儿观看,在他看来,观看春晚就是一种享受。
而光有普通人的春晚,可能也是难以支撑起高昂的经费投资的,所以在观众里,也会有一些为春晚花钱的“金主爸爸”。


2009年的春晚镜头,会多次扫向一个文质彬彬戴眼镜的男人,在大多数人们还在疑惑这人是谁的情况下,也有一些人们就查出了,这个男子就是李彦宏。
单说名字可能人们并不算非常熟悉,但要说起大名鼎鼎的百度搜索,可能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百度的创始人呀。
当时,李彦宏也是投资了千万,只为在春晚之中,加入百度的广告,也正是这种操作,让百度的知名度在国内被迅速的打开,商人的独到眼光,还是非常犀利的。
在众多不一般的“观众”里,也会存在一些隐藏在众人之中的国家干部等,辛苦忙碌了一整年,被邀请来看看节目也是情理之中。


关于春晚的那些“差评”
春晚的舞台上,有众多光鲜亮丽的明星,为大众表演着排练多次的演出节目,而台下又有着众多“身份”不同的观众。


但随着中国文化生活的多元发展,春晚的“差评”也越来越多。
有很多人们会说,春晚的演出节目越来越单调乏味了,也有人会说春晚的主题过于偏重北方的文化,像是北方人会吃饺子,但南方人们过年并不都吃饺子。


还有在一些搞笑的小品节目中,一些方言的使用会较多的采用北方方言,而南方的观众,可能并没能完全理解,小品方言或是谐音梗,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还有在早年会出现的明星假唱问题,以及魔术有“托儿”的情况,甚至在节目中还要大量植入广告的问题,都成为了人们,对春晚“差评”的一些原因。


虽然想要满足全国十几亿人的观看品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春晚的总导演也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尽量选择一些受众更广的节目,想要引起人们的共鸣。
但可能对于文化普及的成分,占的比重又会有点儿多,所以吐槽的声音,还是会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像是太高深、看不懂或是没意思等评价,也会时有出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们在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有时通过电视节目进行传达,也并非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像是去年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虽然对于广大的非舞蹈专业的人们而言,就是一群美丽的舞者,穿着水墨的衣服,展示着整齐流畅的舞蹈动作。


其实,节目想要传达的文化深意,还是非常丰富的,经过专业人们的解释过后,也是受到了广泛好评,所以文化可能并非大家不接受,而是可能没领会到其中深刻内涵。


那些年有趣的春晚
回顾春晚的历史节目,也会有许多,或是有趣,或是令人记难以忘记的经典节目。
在1987年,费翔的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当年的春晚舞台,全国人民都看到了,那个长相帅气,又台风稳健的混血歌手。


1988年与1989年,赵丽蓉与宋丹丹的先后亮相舞台,也为之后每年的春晚,增加了许多的看点和期待值。
从90年代开始,各种经典的小品,放在现在来看,都是能够感动哗哗落泪,或是不自觉就咧嘴笑的程度。
像小品节目《相亲》、《主角与配角》、《打麻将》、《难兄难弟》、《警察与小偷》、《手拉手》等,歌曲也有《小背篓》、《我想有个家》、《鲁冰花》等。
后来的1996年《打工奇遇》中,赵丽蓉与巩汉林老师的风趣小品,那句“它为什么这么脆?它就是一盘大萝卜!”还能被清楚的记在脑海之中。


再有1998年的相约九八,1999年的常回家看看,2000年“你脱了马甲,我也认得你”的经典小品台词。
在21世纪后,也有《卖拐》、《卖车》、《心病》、《送水工》等,十分有趣的搞笑小品节目,到了2005年,《千手观音》的顺利演出,让全国都大为震撼。
后来还有吉祥三宝、“公鸡中的战斗机”、不差钱等,都是让人看后,会记多年的经典作品。


结语
春晚虽然与以前的节目风格略有不同,也不会对外进行公开售票,但观众们也能通过不同的渠道,共同见证这一盛大的文化节日。


无论是那些“神秘”的观众,还是在舞台上有互动表演的演出者,他们都为春晚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新年魅力。
如果在欢乐的同时,也能从春晚的历史中,汲取到更多的智慧与欢笑,可能才是春晚一直能够经久不衰的时代意义吧,你期待有哪些特别的春晚节目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