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寒潮来袭,电网企业如何保障供电安全?
春节寒潮来袭,电网企业如何保障供电安全?
2025年春节期间,我国多地迎来强降雪寒潮天气,气温断崖式下跌,用电需求激增至4500万千瓦。面对严峻挑战,各地电网企业迅速行动,通过智能监测、特巡特护、应急抢修等多重措施,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人民群众温暖亮堂迎新春。
寒潮来袭:电网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寒潮天气对电网安全构成多重威胁。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线路覆冰。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空气湿度较大时,导线表面会形成覆冰,导致线路负荷增加。严重时,覆冰可能导致导线断裂、铁塔倒塌,引发大面积停电。此外,低温还会降低设备性能,增加故障风险。
多重防线:电网企业全力应对寒潮挑战
为应对寒潮天气,电网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
智能监测系统:提前预警风险
在湖南嘉禾县,国网供电公司建立了智能感知的线路覆冰报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在高海拔地区装设线路观冰监控,实时监测线路覆冰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特巡特护机制:加强设备巡查
各地电网企业普遍建立了特巡特护工作机制。例如,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台区进行全面巡视测温,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四川电网更是组织7300余名电力工人开展5400余次特巡,对148座重要变电站制定“一站一案”保障方案。
应急抢修准备:确保快速响应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电网企业提前做好了应急准备。例如,国网甘肃电力营销事业部制定了应急预案,前置部署抢险队伍,准备抢险装备、物资,随时准备开展电网故障抢修工作。四川电网则调集700余台应急车辆待命,提前配置应急物资储备和抢险抢修力量。
科技创新应用:提升应对能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南方电网在云贵高原等高海拔地区提前开展融冰演练。云南曲靖的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经过绝缘化改造,完成直流融冰升流试验。贵州遵义则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融冰装置,可融化超过20毫米的重覆冰,确保雨雪天气下线路正常运行。
实战案例:各地电网企业的具体行动
湖南嘉禾:智能监测助力精准防控
国网嘉禾县供电公司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对15条输电线路、124条配电线路开展精益化巡视。同时,对1400余台公变进行测温,对综合配电箱开柜检查,确保各级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甘肃庆阳:风雪中坚守保供电
在甘肃庆阳,面对强降雪天气,电网工作人员不畏严寒,认真检查每一台设备,及时反馈运行情况。他们每到一处杆塔,都会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金具、绝缘子、线夹是否完好,检查线路表面积雪、覆冰情况,认真排查线路杆塔可能存在的隐患。
四川电网:全方位立体化防御体系
四川电网建立了全方位的立体化防御体系。在雅安市泥巴山区域,巡线工人对19条重要输电线路进行全天候观冰监测。泸州供电公司则采用无人机飞巡和红外测温相结合的方式,对220千伏东冲一、二线开展线路覆冰情况监测。
总结与展望
通过智能监测、特巡特护、应急抢修等多重措施,各地电网企业在春节期间成功应对了寒潮天气的挑战,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这些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与人力投入的结合是保障电网安全的关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电网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