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数据助力跨境执法新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数据助力跨境执法新突破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34957
2.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64534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698510080165663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222065476461025
5.
https://www.spp.gov.cn/spp/ztk/dfld/202409/t20240907_667973.shtml
6.
https://www.zhonglun.com/research/articles/53860.html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49204504048468492/
8.
https://www.junhe.com/legal-updates/2373
9.
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5/16774.htm
10.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73294209338376754/
11.
http://m.legaldaily.com.cn/IT/content/2024-05/28/content_9002498.htm
12.
https://www.jingjidaokan.com/icms/null/null/ns:LHQ6LGY6LGM6MmM5ZTg0MTk4ZWU2ZjUyYTAxOTA5ZmMzZmNjNDAwNDUscDosYTosbTo=/show.vsml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跨境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挑战。传统的执法手段已难以满足打击跨境犯罪的需求,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跨境执法带来了新的突破。通过数据分析和情报共享,公安机关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跨国犯罪、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01

大数据技术在跨境执法中的具体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跨境执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子数据取证和分析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境犯罪和网络犯罪日益呈现深度融合的趋势,跨境网络犯罪不断增多。相较于传统证据,电子数据的跨境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各国在数据权、信息权上的不同认识以及司法程序方面的差异,对跨境电子取证的效率和价值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跨境电子取证中亟待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 寻求技术与法律之间的平衡:传统的刑事司法协助方式程序复杂且耗时较长,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设计出有效的取证模式,寻求数据的弱地域性与刑事执法管辖权的强地域性之间的平衡。

  • 寻求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平衡:电子数据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还具有证据的属性,这种双重属性使得电子数据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面临复杂的境地。一方面,数据保护相关法律强调对数据的保护;另一方面,当电子数据被作为证据使用时,涉及公权力对相关信息的合理获取,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因此,需要在数据保护和公权力干预之间保持平衡。

02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为了更好地打击跨境犯罪,各国纷纷加强了在大数据警务方面的合作。2024年5月,第三届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在贵阳圆满闭幕。来自东帝汶、尼泊尔、柬埔寨、越南、缅甸、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等7个国家和地区警务部门、国际警务合作组织以及公安部、各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机关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等180余名嘉宾代表,围绕“大数据警务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主题,聚焦电信网络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推进国际执法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形成了《第三届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共识》。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论坛是分享打击治理跨境犯罪成果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重要渠道。特别是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增进了各方友好互信,为推动各国携手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打击电信网络犯罪搭建了沟通合作平台。

在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中国在数据合规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不仅适当放宽了数据跨境流动的条件,而且将企业数据跨境合规基本“方法论”进行了调整,为企业带来实质性利好。此外,各地也在积极跟进相关立法活动:

  • 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12月,国家网信办与香港特区政府创联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实施指引》;2024年9月,国家网信办与澳门特区政府联合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澳门)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实施指引》,旨在为内地与澳门之间的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便利。

  • 北京:全国首个获批的数据跨境评估案例、全国首地签订个人出境标准合同备案的案例均落地在北京。今年8月30日,北京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的数据跨境负面清单,覆盖汽车、医疗、人工智能、民航和零售五个领域。

  • 上海:2024年2月,上海印发了《上海市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要率先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同时在临港新片区建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等措施。

  • 天津:2024年5月,天津公布了《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2024版)》,这是全国第一个自贸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

03

成功案例分析

大数据技术已经在多个跨境犯罪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打击跨境毒品犯罪方面,数据协同技术已经得到实际应用。通过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跨境毒品犯罪的全链条追溯和精准预防。

以关键罪名为导向形成数据协同监督体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等是跨境毒品犯罪案件中的主要罪名。在前述犯罪侦查过程中,应结合上下游犯罪的依存关系,严格审查其中的共同犯罪事实和犯罪所得去向,对关键电子证据进行溯源和确认。例如,2021年,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关某走私毒品等多起案件时发现了贩卖毒品案件的线索,通过恢复、提取多部涉案终端的电子数据,又确定了行为人实施洗钱罪的物流信息,体现了数字技术对提高司法办案实践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作用。

借助大数据模型,构建跨境毒品犯罪线索自动化检索体系。犯罪治理应以保障数据质量与安全为基础,根据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活动特点和应用场景,确立具体的数据判断规则,及时、准确地反映跨境毒品犯罪相关线索。例如,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检察院结合相关司法解释和办案经验,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形成了毒品犯罪网状打击与治理平台。在常见毒品犯罪的立案监督和漏罪监督过程中,该平台能够通过审查案件数据自动推送关联犯罪之线索。

04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大数据技术在跨境执法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数据主权问题:各国对数据的管辖权存在差异,如何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同时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是一个难题。

  2. 隐私保护:大数据应用需要处理大量个人信息,如何在打击犯罪和保护个人隐私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重要课题。

  3. 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方面的技术标准不同,影响了跨境执法的效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化,这些问题有望得到逐步解决。大数据技术将在跨境执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全球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