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个人信息泄露后如何维权?律师支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个人信息泄露后如何维权?律师支招!

引用
安全内参
11
来源
1.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63946
2.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1866
3.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2499
4.
https://www.sohu.com/a/827080996_604699
5.
https://www.cagd.gov.cn/v/2025/01/6528.html
6.
https://www.keepersecurity.com/blog/zh-hans/2024/01/30/recovering-from-a-data-breach-what-you-should-do/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3212
8.
https://www.zjwx.gov.cn/art/2024/12/4/art_1694597_58876180.html
9.
https://www.glo.com.cn/Content/2024/11-29/1059089562.html
10.
https://fgw.sh.gov.cn/ys-gjmy-1.2.3.2.1-h5/20240314/8f02e20a139f414097238a53081780f3.html
11.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ecurity/business/security-101/what-is-a-data-breach

01

从一个真实案例说起

2023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案件。原告马某发现,自己在某科技公司的账号被自动勾选了隐私政策同意选项,且该公司未经其同意就收集了大量个人信息。法院最终认定,这种做法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关于个人信息处理必须基于个人同意的原则,判决该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损失。

这个案例揭示了个人信息泄露的普遍性和维权的重要性。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随时面临泄露风险,从电话号码、身份证信息到消费记录、位置数据等。一旦泄露,不仅会带来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的困扰,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如电信诈骗、账户盗用等。因此,了解如何在个人信息泄露后进行维权,以及如何预防信息泄露,显得尤为重要。

02

维权途径:三条主要路径

当个人信息泄露时,受害者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维权:

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个人信息泄露后,首先可以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这些部门包括:

  • 互联网管理部门: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监管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情况。
  • 工商部门:处理涉及企业经营活动中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案件。
  • 消费者协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消费者维护权益。

例如,2024年北京互联网法院通报的涉个人信息及数据相关案件中,就有不少是通过消费者投诉渠道发现的。这些案件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包括电商平台、社交网络、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向公安部门报案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财产损失、身份盗用等,受害者可以直接向公安部门报案。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十八条,个人信息权益因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受到侵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对于造成实际损失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受害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在实际案例中,已有不少通过民事诉讼成功维权的先例。例如,在“李永卓与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中,法院支持了原告要求查阅、复制个人信息的请求,认为这有助于保障个人信息主体对于自己信息的知情和决定等权利的实现。

03

法律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重点条款

《个人信息保护法》赋予了个人多项重要权利,包括:

  • 知情权与决定权:个人有权知道自己的哪些信息被收集,以及这些信息将被如何使用。
  • 查阅权与复制权:个人有权查阅和复制自己的个人信息。
  • 更正权与补充权:如果发现个人信息有误,有权要求更正或补充。
  • 删除权:在某些情况下,个人有权要求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

这些权利为个人维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04

预防措施:未雨绸缪胜于亡羊补牢

除了在个人信息泄露后进行维权,更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信息泄露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 创建强密码:密码长度至少16位,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 避免重复使用密码:为每个账户设置不同的密码,防止“一钥开多锁”。
  • 使用密码管理器:利用密码管理器存储和生成复杂密码。

启用多因素认证(MFA)

多因素认证是一种额外的安全层,即使密码被盗,没有其他认证因素(如手机验证码、指纹等),攻击者也无法登录账户。

保持软件更新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及时修补安全漏洞,防止黑客利用旧版本的漏洞进行攻击。

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暴露

  •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不在公共场合或不安全的网站上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 关闭不必要的权限:定期检查手机应用权限,关闭不必要的访问权限。
  • 使用虚拟信用卡:在不确定的网站购物时,使用虚拟信用卡支付,避免直接绑定真实卡号。

监控账户活动

定期检查银行账户、社交媒体等重要账户的活动记录,及时发现异常登录或交易。

冻结信用记录

如果担心个人信息安全,可以考虑冻结信用记录,防止他人以自己的名义申请贷款或信用卡。

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通过了解维权途径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记住,预防永远胜于补救,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筑起一道坚固的个人信息保护屏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