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商隐《安定城楼》:古代文人的忧国情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商隐《安定城楼》:古代文人的忧国情怀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7797927_121859859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8A09WGG00
3.
https://www.sohu.com/a/815925521_121106832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2A01FE900
5.
https://www.sohu.com/a/820908105_121119356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EK45AO055656FC.html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5%95%86%E9%9A%90/23446649
8.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908804/44.html?p2=1041672
9.
https://vocus.cc/article/60498598fd8978000103a835
10.
https://chinese.bookmarks.tw/poetry/1201
11.
https://forum.pon99.net/viewtopic.php?t=68581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5/08/71134344_1139390225.shtml

公元837年,李商隐因牛党令狐楚之子、宰相令狐绹的延誉而中进士。之后他入泾原节度使、李党王茂元幕,娶王茂元女,由此被视为投靠李党,于是在赴京应博学宏词科试时遭牛党人士作梗而落选。他回到泾原,登上城楼,感慨万千,创作了这首登临抒怀的七律。

01

牛李党争中的文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沁阳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自幼聪颖好学,19岁时以文才深得诗人令狐楚赏识,并经令狐楚推荐,25岁就考中进士。然而,他的仕途却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坎坷异常。

牛李党争是唐晚期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起因于元和四年。最初李吉甫为宰相时,李宗闵和牛僧儒考取制科,二人对策,指责时弊,引起李吉甫的反感,对二人排斥不用,直到李吉甫死,两人才入朝做官。从此双方各自拉拢人才,结为朋党,只要一方得势,必不容对方。尤其在启用新人方面,双方水火不相容,互相排挤,并不以国家利益为重,仅看门派出身。

李商隐最初在令狐楚幕中供事,颇受重视。令狐楚正属牛党要人,他培养李商隐,多少也有为牛党罗致人才的用意。令狐楚死后,李商隐失去仕途依托,便入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王茂元爱他的才华,不仅任用他,并将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而王茂元被视为李党,李商隐由牛党门下转入李党派中,又受到如此青睐,就触犯了朋党戒律,被骂为“背恩”,并招致了牛党,尤其是令狐绚的嫉恨。

02

安定城楼上的感慨

公元837年,李商隐因牛党令狐楚之子、宰相令狐绹的延誉而中进士。之后他入泾原节度使、李党王茂元幕,娶王茂元女,由此被视为投靠李党,于是在赴京应博学宏词科试时遭牛党人士作梗而落选。他回到泾原,登上城楼,感慨万千,创作了这首登临抒怀的七律。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首联“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描绘了诗人登上泾州城楼所见的壮丽景色。城楼高耸入云,绿杨婆娑,汀洲尽收眼底,一幅开阔的景象展现在眼前。然而,这美景却无法驱赶诗人心中的忧愁。

颔联“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年少得志却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曾在《治安策》中痛哭流涕,感叹国事。王粲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曾作《登楼赋》抒发思乡之情。李商隐将自己比作贾谊和王粲,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颈联“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无奈。他渴望在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又不甘心就此放弃改变国家命运的抱负。这里的“扁舟”意象,让人联想到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故事,体现了诗人既想建功立业又想全身而退的矛盾心理。

尾联“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借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小人当道、贤者遭排挤的愤慨。鹓雏是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神鸟,不屑于吃腐鼠,却被鸱(猫头鹰)猜疑。这里,诗人以鹓雏自比,讽刺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宵小之辈。

03

文人的理想与现实

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展现的忧国情怀,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心态。他们一方面渴望通过科举入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常常遭遇政治纷争、仕途坎坷,甚至被排挤打击。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许多文人在诗词中寄托自己的抱负与苦闷。

李商隐的其他作品,如《锦瑟》《无题》等,也展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和爱情挫折中的复杂情感。《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道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无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则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现实中的隔阂。

《安定城楼》不仅是李商隐个人的抒怀之作,更是中国古代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它展现了文人在面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又有对个人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既有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又有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既有对功名的渴望,又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种矛盾而真实的情感,使得《安定城楼》成为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