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退烧后体温低于36度?正确应对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退烧后体温低于36度?正确应对指南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c399ddd45604a4ec753c231bb2a9d0c7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3323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vc_15266961165319243593
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first-aid/first-aid-fever/basics/art-20056685
5.
https://www.pumch.cn/detail/36087.html
6.
http://www.5xian1jin.com/Item/51650.html
7.
https://www.hebtv.com/0/0rmhlm/sydw/hbgbdsb/xfq/11576782.shtml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ypothermia/symptoms-causes/syc-20352682
9.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treatment-of-minor-thermal-burns/print

退烧后体温低于36度怎么办?这是很多人的担忧。其实,退烧后体温偏低通常是暂时现象,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体温调节机制和正确的应对措施。

01

体温调节机制

人体的体温是由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通过神经和体液的复杂机制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而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 产热机制:运动是最容易产生热量的方式,此外,日常吃饭、心脏维持跳动、呼吸等肌肉活动也会产生热量。

  • 散热机制:物理学上热量的传递通过传导、辐射、蒸发三种方式。传导是热量从身体内部传到皮肤,再传到空气或接触的物体;辐射是皮肤温度升高后向四周辐射热量;蒸发则是出汗后汗水在皮肤表面蒸发带走热量。

正常人的体温范围是36-37.3℃,在这个范围内,体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因此,判定是否发热应与自己平时相同条件下的体温做比较。

02

退烧后低体温的原因

退烧后体温偏低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 生理性因素:测量不准确、出汗过多导致热量散失、保暖不足或营养不良等。

  2. 病理性因素: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

  3. 药物影响:过量使用退烧药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

03

应对措施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退烧后体温偏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补充水分与能量:适量喝热水、果汁或热牛奶,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热量。

  2. 适当保暖:通过穿暖和衣物、盖厚被子或开空调等方式提升环境温度。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包裹,以免影响散热。

  3. 合理饮食:多吃温热食物,如粥、汤面等,避免生冷坚硬的食物。发热时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因此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

  4. 观察病情变化:如果体温持续偏低且伴随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应及时就医。

04

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对于儿童和老人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 儿童:正常体温范围为35.5-37.5℃,低于此范围但高于35℃属于轻微偏低,通常无大碍。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可提供适度保暖;若出现萎靡、拒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老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较低,体温本身就可能偏低。如果退烧后体温持续低于35.5℃,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就医。

05

医生建议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专家建议:退烧后低体温多数是暂时现象,通过适当的补水、保暖和观察即可缓解。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体温持续低于35.5℃
  • 伴有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
  • 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体温偏低

退烧后体温低于36度怎么办?通过了解体温调节机制和正确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科学地应对这一常见现象。记住,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是确保健康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