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马鹿寨:藏在高山之巅的“梦中伊甸园”
攀枝花马鹿寨:藏在高山之巅的“梦中伊甸园”
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的高山之巅,藏着一个被誉为“梦中伊甸园”的地方——马鹿寨。这里海拔2600多米,是一个自然风景区,也是马鹿寨彝族村4组的所在地。这个尚待开发的小众旅行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自然景观:云上牧场的绝美景色
登上马鹿寨,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浩瀚的天空,辽阔的大地,明媚的阳光,蔚蓝色的天幕,洁白的云朵,绿中带黄的草甸,苍翠的林木,犬牙交错的小石林,形状各异的地漏,幽深的洞穴,清澈的湖水,彩色的蒙古包,简朴的民居,成群结队的牲畜,茁壮生长的庄稼,彝人古村落的废墟,微凉的山风,清新的空气,时断时续的大雾,不一而足。大伙儿不禁发出疑问:“这难道还是大暑天吗?”
面积万余亩的大草原,为这个童话般的世界写下了说明书。它是如此的宽广,如此的平坦。平坦中带着起伏,附着景物。绿中带黄的草甸宛若一张精心编织的巨大毯子,细腻而柔和地从悬崖边铺陈开来,布满一片又一片山地。绿色的是草,黄色的是花,惹人心醉。一些成都来的游人在草坪上打滚,自言自语:“巴适得板!”
偶尔,还能看见一大片粉红色和雪白色的花。朵朵小花分明在提示游人,“烂漫”“灿烂”“绚烂”究竟该用哪个词,您就看着办吧!
蓝天白云之下、碧草黄花之上,竖立着一红一绿两个硕大的蒙古包。到过海拉尔的游客,立马回想起了当年在东北度假的情景。
漫天大雾被一阵山风吹散,草原的尽头显现出悬崖峭壁的嵬巍。站在悬崖边上,万丈深渊一览无余。去过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和雷波县交界处龙头山大断崖的游客心想:“莫非又来到了地球边缘?”有恐高症的游客断然不相信自己竟有如此胆略,惊叫之声回荡在山谷之间!
成群的牛羊马匹悠闲地在草甸上吃草、嬉闹、休憩,偶尔狂奔起来,给这片原本寂静的草原带来了莫大的灵动。
气候与最佳游玩季节
马鹿寨的气候凉爽宜人,即使在盛夏时节也宛如初秋。每年7-10月是马鹿寨露营的最佳时节。此时,草原上的野花盛开,天气凉爽,是观赏日出、云海和星空的理想时期。
露营基地:体验草原生活
马鹿寨在山坳里修建并经营了一个露营基地,游客们在这里吃住完全没有问题。基地里热情的工作人员,都是村委会精心挑选出来的高素质村民。
露营基地里开设有一个半封闭的餐馆,游人可以感受厨师们烹饪的原生态坨坨鸡、野山鸡汤锅、原生态草原牛肉汤锅、原生态羊肉汤锅、烤全羊、烧烤等。价格合理,味道不错,物有所值。
露营基地里盖起了一排耐力板阳光房,既可防晒,又可防风。游人们可以在这里租用睡袋露营,每个睡袋每晚30元。露营基地还为游客提供了帐篷,每个帐篷每晚租金150元,可住两个人。游客们可将帐篷搭在阳光房间里,也可将帐篷搭在野外。
人文历史:彝族村落的神秘印记
马鹿寨是一个自然风景区,位于米易县得石镇西北部的马鹿寨彝族村4组,海拔2600多米。作为马鹿寨彝族村4组的马鹿寨自然风景区,居住着为数不多的彝族人家。他们在这里日起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传统的放牧、种植生活。
山上奔跑、游荡的牛羊马群,只有这里的彝族村民才说得清楚哪些属于村集体的,哪些属于村民各家各户的。地里种植的玉米、核桃、蔬菜等作高山物除自己享用外,还可背下山去交易。
一座废弃的彝人古村落遗址,在静谧中安然入眠。经过时光的洗礼,显得神秘、庄重、肃穆。走进其中,零距离触摸废墟上的断壁残垣,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交通与实用信息
马鹿寨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从米易县城出发约100公里,需要2.5小时左右车程。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因为部分路段较为陡峭,盘山公路较为狭窄,需谨慎驾驶。最佳游玩季节是7-10月,建议清晨前往,可以欣赏日出和云海。
马鹿寨,这个藏在攀枝花高山之巅的“梦中伊甸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这里不是东北边疆,而是祖国的西南边陲;脚踏的高山不是连绵起伏的大青山,而是壁立千仞的红石岩;山上居住的不是鄂伦春人,而是不足10户人家的彝族同胞。绿中带黄的草场不在山下,而在山顶;山下流淌的不是清清的昆都仑河,而是湛蓝的二滩库区湖水;成群结队的牛羊马匹不是在山下奔跑,而是在山顶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