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 假期,不代表我们要和家人「零距离」
心理科普 | 假期,不代表我们要和家人「零距离」
过节和家人团聚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虽然我们渴望多多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但也有不少人会因为一想到要回家就「头大」...
比如,你需要面对:
◍ 父母的催婚催育唠叨
◍亲戚的「灵魂拷问」
◍ 吵闹的熊孩子
◍家里的饭菜可能不合胃口
◍无法随心所欲地做自己
...
假期通常是「聚会」「欢乐」的代名词,但同时也可能充斥着失落、沮丧、孤独和疲惫。为了最大程度地享受假期,不妨利用这个契机了解如何设定和家人之间的「边界感」,找到顺利、舒心地度过假期的方法。
利用假期建立「边界感」
临床心理学博士Paul Greene认为,假期是一个思考家人的某些行为是否合适,以及有效建立家庭「边界感」的绝好时机。
每一次家庭的聚会都可以 360° 全方位试探,搞清楚大家所能接受并且可以有效执行的边界在哪里。
Greene博士举了一些例子,可以问自己如下问题:
◍大家聚在一起的理由是?
◍谁最会制造家庭中的矛盾?
◍你的家庭曾经产生过什么样的矛盾?
◍你心中美好的相处是怎么样的呢?
当你确定了答案以后,就可以来开始定义边界感了。例如:不要争吵、不要谈论政治、禁止粗暴的行为等。
「无论最终如何决定,我们可以通过提前准备,来提高度过舒适假期的概率。」Greene博士说,「这会在聚会矛盾爆发之前就帮助你解决问题。」
提升假期质量的 4 个建议
1.降低期望
心理学家Paul Anderson认为,人们总是期盼着度过一个温馨美满、幸福团圆的假期,但事实上,假期并不是一个热烈隆重、追求幸福体验的好时机,有时更像是一个「生存游戏」,最终你会发现,能够平和地度过是多么珍贵和难得。
如果你的家庭总是在某些观点上有重大分歧,即使已经在聚会前已经约好不吵架,但你仍然要做好可能会有争执的准备。
2.不要过度放纵
节日期间喝点小酒是再正常不过的,喝多了出现争吵也在所难免。如果你想要度过一段清醒舒适、元气满满的假期时光,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控制喝酒的欲望。
「当然,可以喝一点,喝了,但又好像没喝的那种。」Greene博士说,「如果能尽量减少酒精的摄入,在聚会中你的表现至少不会太糟糕。」
3.告诉自己:假期终将会过去
如果你在假期里不得不经历家庭矛盾,赶紧告诉自己,假期会结束的!
如果矛盾很激烈,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来保持耐心。讲话之前倒数十个数,同时深呼吸,吸气 2秒钟,吐气 4 秒钟,重复几次,很快能冷静下来。
4.制定自己的「假期规则」
归根结底,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陷入困境。这也就是大多数人会邀请「自己选择的家人」:比如亲密的朋友共同度假的原因。
不去邀请那些制造麻烦的人来参加聚会——为自己制定专属的「假期规则」。
只要你能获得舒适的假期体验,你可以沉浸在独自度假欢快和兴奋的玩耍中。
你觉得下次家庭聚会是一个剑拔弩张,矛盾频发的聚会吗?如果是,那也不是非去不可,何必不享受一个人的假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