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秦琼与尉迟恭:从历史名将到守护家宅的门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秦琼与尉迟恭:从历史名将到守护家宅的门神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0555733_121161100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80456
3.
https://chiculture.org.hk/sc/china-five-thousand-years/4508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1A023V100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LV1R3705326FZZ.html
6.
http://m.3233.cn/n/955i-174514.html
7.
https://www.lishimingren.com/gushi/2756.html
8.
https://td.fyun.cc/detail/0517e20ebcab1ee8f20ee8124549e229d0eeac06.html
9.
http://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906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上门神画像,祈求新的一年里家人安康、万事如意。在众多门神组合中,秦琼与尉迟恭是最为普及和经典的搭配。他们不仅代表了驱邪避凶的力量,更寄托着人们对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

01

从历史到传说:秦琼与尉迟恭的门神之路

关于秦琼与尉迟恭成为门神的原因,历史上流传着多个版本的故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西游记》中的记载。据《西游记》第一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所述,唐朝开国初期,泾河龙王因与算卦先生打赌而犯天条,被玉帝判处斩首。龙王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却因魏征在斩龙时刻打了个盹儿,导致龙王被斩。龙王死后,其鬼魂日夜在宫外呼号索命。唐太宗为此感到困扰,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然而,这个故事更多地带有文学创作的色彩。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琼与尉迟恭成为门神的真正原因可能与玄武门之变有关。据民间野史记载,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手射杀了大哥李建成,并命尉迟恭射杀齐王李元吉,随后对太子和齐王的子孙进行大肆杀戮。李世民虽然成功登上皇位,但内心的愧疚始终无法消除,经常在梦中见到兄弟子侄的鬼魂前来索命。为此,他派秦琼与尉迟恭担任门前守卫,果然相安无事。但后来因两人年老,无法长期任职宿卫,只好把两人的画像挂在门口,心中乃平静安宁。

02

忠勇双全:秦琼与尉迟恭的生平事迹

秦琼(577-638),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唐初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他参与了玄武门事变,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因功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尉迟恭(585-658),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人,同样是唐朝初年的著名武将,以忠诚勇敢闻名,被封为“忠武将军”。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英勇忠诚的象征。

03

传承与创新:当代门神文化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贴门神的习俗虽然在一些地方有所简化,但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依然被人们所重视。在湖南滩头,年画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通过创新的方式重新焕发生机。滩头年画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赢得了广泛认可,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木版年画大赛中获奖。

滩头年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据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左汉中介绍,滩头年画的纸张采用当地竹子制造,特别适合印制年画。此外,滩头特有的天应石被用来调配颜料,使得画面色彩更加鲜艳且富有韵味。在刻版和印刷工艺上,滩头年画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尤其是人物面部的刻画,更是细腻传神。

秦琼与尉迟恭的门神形象在滩头年画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他们一个执锏,一个执鞭,威风凛凛地守护着家宅。这些门神画像不仅具有驱邪避凶的象征意义,更凝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幸福的期待。

04

结语:文化传承的意义

秦琼与尉迟恭作为门神的形象,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崇德尚义的传统文化精神。他们忠勇双全、威武不屈的形象,不仅是对邪恶势力的震慑,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守护。在当代社会,虽然贴门神的习俗可能不如古代那样普遍,但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通过了解秦琼与尉迟恭成为门神的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