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饮食不“腻”,王俊雄医生支招
春节饮食不“腻”,王俊雄医生支招
春节将至,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饮食平衡?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专家王俊雄医生提醒大家:每餐做到六七分饱即可,避免长时间吃高热量食物。年夜饭中可以添加更多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凉拌菜、蒸蔬菜,助力肠胃消化。此外,减少酒精摄入也非常重要,适量饮用蜂蜜水有助于缓解酒精负担。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新年!
“减油”“降饱和”:春节饮食健康的关键
今年春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起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后的首个春节。如何科学饮食,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专家提醒,春节期间大餐、零食吃得多,享受美味的同时别忘了“减油”“降饱和”。成年人将摄入的脂肪总量减至总能量的30%以下,有助于防止超重肥胖。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在“减油”方面,除了日常需要注意的减少家庭烹调油使用,春节期间还要关注以下几点:
- 油炸食品和糖油混合物是春节期间各地最常见的小吃,逛吃时需要合理规划、控制总量。
- 春节在外就餐多,餐馆的菜肴往往重油重盐,负责点菜的朋友需要有意识地多搭配清淡菜品(如蒸煮、白灼等)或向服务员提出“少油”需求。
- 春节离不开饺子和汤圆,拌馅时尽量少放肥肉、不用猪油。
- 春节大餐往往是油汤油水,最好不要用菜汤拌米饭、蘸馒头,喝汤先撇浮油。
- 瓜子、花生等坚果是春节必备零食,很容易吃过量,建议每天不超过“一把”。坚果虽然脂肪含量高,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在“降饱和”方面,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认为,“减油”本身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但以下几点可能更为精准有效:
- 摒弃“荤油更健康”的错误观念,少用荤油炒菜。
- 动物脂肪并不是不能吃,而是吃肉时就已经摄入不少动物脂肪,还需要留一些份额给营养价值更高的乳制品以及更加美味的腊肉、香肠等。
- 多数人懂得适当控制五花肉、肥肠等肉眼可见的肥肉摄入,但雪花牛肉、猪颈肉等“隐形肥肉”的脂肪含量更高,也需要适当控制,比如猪颈肉的脂肪含量可达40%—60%。
- 建议适当用一些水产或禽肉替换猪牛羊肉。
- 糕点、曲奇、薯片等春节常见休闲食品脂肪含量较高,且多为奶油、黄油、棕榈油等饱和脂肪较多的油脂,需要适当控制摄入量。
除了“减油”“降饱和”,体重管理年当然不能忘了运动。春节期间还坚持体育运动的自律人士当然值得钦佩,但能做一些碎片化的身体活动也是很好的。除了外出访友和逛吃旅游,还可以做哪些呢?比如多参与家务劳动,走楼梯而非坐电梯;看电视的时候走一走、跳一跳,做几个蹲起、臂屈伸;短距离内走亲访友以步行、骑车代替乘车等。
饮食控制:每餐七八分饱最适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提示,春节期间饮食健康的关键在于控制摄入量。建议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主食、肉类、蔬菜和水果。
专家特别提醒,春节期间要减少大鱼大肉的食用量,避免油炸、煎炒,降低油、盐、糖的摄入。合理搭配主食、肉类、蔬菜和水果。同时,减少饮酒量。不妨多以茶代酒,或者选择低度果酒,尽量少饮用高度烈酒。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如果进餐时间被打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问题。
健康烹饪:团年饭和开年饭的注意事项
香港卫生署提供的健康饮食指南详细介绍了春节传统餐宴的健康烹饪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在准备团年饭和开年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减少使用高脂肪的材料,如腩肉、家禽和动物的皮层、猪脚和鸡脚。
- 减少使用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内脏、虾膏和蟹膏等。
- 减少使用腌制及含大量盐分的肉类,如咸鱼、腊肠和烧味。
- 多准备低脂烹调的蔬菜,如上汤浸、焯、少油快炒的叶菜、瓜类、菇菌类和豆类。
- 宜选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或其代替品,如鱼、海鲜及海味(包括海参及干瑶柱),分量也要适可而止。
在烹调素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用不经油炸的素菜材料,如豆腐、白豆干和腐竹。
- 选用多样化的材料来增添食物的美味和口感,如菇菌类、芽菜、番茄、红萝卜、莲藕、笋、云耳,以及新鲜水果粒。
- 多用天然的材料调味,如姜、紫苏和芫茜。
- 用低脂的调味料,如醋和胡椒粉,来代替高脂肪的酱料,如辣椒油和南乳。
- 用蒸、炆、炖、焗的烹调方法来代替煎和炸,或用猛火快炒以减少用油量。
食品安全:选择正规渠道,理性消费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在春节期间要注意以下食品安全事项:
外出聚餐时,要选择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明公示齐全,环境整洁、建有“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去卫生状况差、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及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用餐时应注意分辨食品是否变质、是否有异味,尽量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海产品。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保护好认为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饭菜原状,并告知餐饮单位负责人。
家庭聚餐时,购买的食品原料要按照食品包装标签或根据食品特点妥善保存,食用、加工前要仔细检查食品安全质量。食品应当烧熟煮透,食品中心温度在70度以上。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所用工具与其它食物用具分开。存放和加工食品时,注意生熟分开。生熟食品存放冰箱时,尽量用保鲜膜将熟食品包装,存放时做到上熟下生。厨房刀板、盆筐、碗碟等工具用具也要尽可能做到生熟分开,不可混用。
在食品采购时,购买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外包装上是否有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生产地址、保存条件等信息,包装表面是否整齐光洁、有无破损。凡真空包装食品出现漏气、胀袋等现象的,罐头出现鼓盖、胖听的,干货、调味品出现霉变、生虫的不要购买、食用。购买散装食品时,要注意选择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罩上有标签标注的食品,同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等,建议不要购买没有任何包装标识的散装食品。购买湿米粉、豆制品、熟肉食品等应选择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证照齐全的正规生产经营单位,不要到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食品流动摊点去购买。不买未经动检部门检疫的肉类制品和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动物及制品。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餐饮消费过程一旦发生腹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就诊,并保存好就餐发票、就诊记录等相关证据,如发现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或对购买的食品有安全有疑问的,可随时拨打中山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或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12315提供线索以及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