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机场升级仪表着陆系统,低能见度飞行更安全
齐齐哈尔机场升级仪表着陆系统,低能见度飞行更安全
2024年12月,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完成了一项重要升级——引进先进的Ⅰ类仪表着陆系统(ILS)。这项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机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运行能力,更为旅客安全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什么是仪表着陆系统?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简称ILS)是一种精密的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引导飞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安全着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地面发射器向飞机发送无线电信号,为飞行员提供跑道方位和下滑路径的精确信息。
ILS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航向道和下滑道。航向道负责提供横向引导,确保飞机对准跑道中心线;下滑道则提供垂直引导,帮助飞机保持正确的下降角度。此外,系统还配备有标记信标和进近灯光系统,为飞行员提供距离信息和视觉参考。
ILS的分类与标准
根据精度不同,ILS分为三类:
- Ⅰ类(CAT I):决断高度不低于60米,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
- Ⅱ类(CAT II):决断高度30-60米,跑道视程不小于350米
- Ⅲ类(CAT III):决断高度低于30米或无决断高度,跑道视程可低至50米甚至零能见度
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此次升级的是Ⅰ类仪表着陆系统,虽然在能见度要求上高于Ⅱ类和Ⅲ类,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天气条件下的飞行需求。
升级带来的改变
此次ILS升级是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改扩建工程的一部分。整个改扩建项目总投资达7.7亿元,将新增10个C类停机位,预计年旅客吞吐量将提升至120万人次。升级后的ILS系统将显著提升机场在恶劣天气下的运行能力,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ILS系统与另一种先进导航技术——平视显示器(HUD)的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升飞行安全。HUD能够将关键飞行信息投射到飞行员正前方的透明显示屏上,使飞行员在保持平视状态的同时兼顾仪表参数和外界目视参考物。这种组合不仅提高了飞行员的情景意识,还有效减少了视线转移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进步推动民航发展
近年来,中国民航持续引进新技术以提升飞行品质。例如,山东航空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飞机上安装HUD,成为国内首家应用该技术的航空公司。2014年,民航局进一步批准山东航空在济南、青岛机场实施RVR200米起飞,有效突破了冬春季大雾天气下的放行瓶颈。
随着科技的进步,HUD和ILS等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民航局发布的《使用平视显示器(HUD)运行的评估与批准程序》征求意见稿,为航空公司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南,有助于推动这些先进技术的普及。
结语
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的ILS升级项目,是东北地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步。它不仅提升了机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更为旅客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出行保障。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民航飞行将更加安全、高效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