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赌资大案曝光:揭秘虚拟币赌博洗钱新套路
10亿赌资大案曝光:揭秘虚拟币赌博洗钱新套路
近日,山东枣庄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赌博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虚拟货币在赌博洗钱中的新趋势,更凸显了虚拟币赌博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严重威胁。
10亿赌资大案:虚拟币赌博洗钱新趋势
2024年,山东枣庄警方在侦办一起“裸聊”案件时,发现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网络赌博犯罪团伙。该团伙通过购买境外服务器,搭建多个赌博网站,并利用USDT(泰达币)跑分平台进行非法支付结算。据统计,该团伙累计涉案资金流水达10亿元,涉及参赌人员数千人。
虚拟币赌博洗钱:USDT跑分平台成关键
在这起案件中,USDT跑分平台扮演了重要角色。犯罪分子通过以下步骤完成资金洗白:
购买USDT:犯罪分子先通过“码农”(即提供资金账户的人员)用赌客充值的资金购买USDT。
汇集资金池:所有购买的USDT被汇集到一个资金池中,通过多次小额交易混淆资金来源。
转换积分:资金池中的USDT被用于购买跑分平台的积分,完成资金的“洗白”过程。
最终结算:洗白后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回流到犯罪分子手中,完成整个洗钱链条。
法律红线:虚拟币赌博涉嫌多项犯罪
根据《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具体来说,涉及以下法律风险:
非法经营罪: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开设赌场罪:为赌博网站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洗钱罪:通过虚拟货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
多管齐下:构建虚拟币赌博防控体系
针对虚拟币赌博洗钱活动,相关部门已构建起多维度、多层次的风险防范体系:
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服务,发现线索应及时报告。
互联网企业:不得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和营销宣传服务,需配合调查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禁止使用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经营范围。
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虚拟货币相关犯罪活动。
公众警示:远离虚拟币赌博陷阱
虚拟币赌博不仅可能导致个人财产受损,还可能触犯法律。根据《通知》规定,任何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的行为都存在法律风险,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面对虚拟币赌博的诱惑,公众应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同时,如发现相关违法犯罪线索,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