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饮食该如何搭配?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饮食该如何搭配?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国人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超重/ 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肾脏病有明确关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素人们对甘油三酯的关注度远不如胆固醇。然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却能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带来明显的获益。
何为血脂异常?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HDL-C 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见表1。
表1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诊断
血脂中如果单纯的甘油三酯升高,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由于血甘油三酯血水平受饮食因素影响,故传统的甘油三酯采样推荐空腹采血,即禁食12小时后采血,进行血脂测定。个体内与个体间的甘油三酯血水平变异均较大,目前国内尚缺乏非空腹甘油三酯诊断标准的流行病学依据,仍以空腹甘油三酯检测为主。甘油三酯水平分层,见表2。
表2 甘油三酯(TG)水平分层mmol/L(mg/dL)
TG:1.0 mmol/L=88.5 mg/dL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因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后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行为的影响,包括饮食相关因素、疾病或代谢异常、妊娠以及药物因素等,见表3。
表3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因
(点击可看大图)
生活方式改变
最新《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再次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降脂治疗的基础。最新《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版)》和《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均指出:降脂治疗中首先推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其中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
1 .营养管理
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主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摄入。
(点击可查看大图,图片中相关链接见文章最后链接部分)
2.运动和减肥
充分的身体活动,其可增加脂肪氧化,提高甘油三酯清除率和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体重管理。
-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75 分钟高强度运动(如慢跑或跑步)。
- 外加2-3 天/周的肌肉强化锻炼。
- 超重/ 肥胖者应进一步增加运动量,将体重降至相对合适的范围(见链接“减肥篇”)。
3. 限酒和戒酒
饮酒是TG 升高的非常重要的因素,TG升高的个体更需要严格限制酒精摄入。
- 建议TG<5.7 mmol/L 的患者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30 g/d(30g酒精提供210大卡能量)。
- 建议TG ≥ 5.7 mmol/L 的患者需完全戒酒。
- 不建议血脂异常人群饮酒;如饮酒限每日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25 g,成年女性≤15 g。
表4 含有30g酒精的不同酒量
4. 合并2型糖尿病应进行糖尿病的饮食管理
具体管理方案见链接“糖尿病篇”
食谱举例:
表5 不同能量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食物份量表(需个体化调整)
(点击可看大图)
具体可参照“食物交换份”进行同类食物互换(见链接“最新最全的食物交换份来了!—食物多样化的神器(上)”;“最新最全的食物交换份来了!—食物多样化的神器(下)”)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处理流程图
(点击可看大图)
重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管理,强调在改变生活方式尤其是健康均衡饮食及适当运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甘油三酯水平、疾病状态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参考文献:
1.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专家组.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工作组.中国循环杂志. 2023,38 (6):621-633.
2.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中国循环杂志. 2023,38(3):237-260.
3.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3,17(8):561-573.
4.Kirkpatrick CF, Sikand G , Petersen KS, et 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s for adults with dyslipidemia: A Clinical Perspective from the National Lipid Association. J Clin Lipidol, June 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