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宝宝发热怎么办?科学应对有妙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宝宝发热怎么办?科学应对有妙招!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first-aid/first-aid-fever/basics/art-20056685
2.
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2412/t20241219_3969257.html
3.
https://share.shkp.org.cn/content.html?type=wx&id=493450&tag=44799
4.
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swjw/fzwj/jkkp/202405/t20240515_4824669.htm
5.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society-guideline-links-fever-in-children
6.
http://www.bjygzx.org.cn/bxjk/202409/t20240906_306947.htm
7.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covid-19-management-in-children
8.
https://bestpractice.bmj.com/topics/zh-cn/692

秋冬季节,宝宝容易因病毒感染而发烧。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需要掌握一些科学的应对方法。首先,要了解发热的不同阶段及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其次,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避免不恰当的方式如冰敷或酒精擦拭。此外,在宝宝腋温超过38.5℃时,可考虑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这些科学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宝宝安全舒适地度过发热期。

01

如何正确测量宝宝的体温?

在讨论如何处理宝宝发热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何正确测量体温。常用的测量部位包括直肠、口腔、耳部和腋下。根据美国妙佑医疗国际的建议,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适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 3个月以下的婴儿:推荐使用直肠温度计
  • 3个月至4岁的幼儿:可以使用耳温计或额温枪
  • 4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口腔温度计

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数字体温计,避免使用水银体温计
  2. 每次使用前后用酒精或肥皂水清洁
  3. 不要将同一支体温计用于不同部位
  4. 测量时确保宝宝保持静止
02

宝宝发热的标准是什么?

发热的定义是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具体标准如下:

  • 直肠、耳或颞动脉温度≥38°C
  • 口腔温度≥37.8°C
  • 腋下温度≥37.2°C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体温范围在36.1°C至37.2°C之间,会因个体差异、活动量和时间而有所不同。

03

宝宝发热时应该怎么办?

低热时(<38.5°C):物理降温

当宝宝体温低于38.5°C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1. 温水擦拭:用32-34°C的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等血管丰富部位
  2. 退热贴:在额头或太阳穴使用退热贴
  3. 调整穿着:给宝宝穿轻薄透气的衣服,避免过度包裹
  4. 补充水分:勤喂温开水或母乳/配方奶,少量多次补充液体

高热时(≥38.5°C):药物治疗

当宝宝体温达到或超过38.5°C时,需要使用退烧药:

  • 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
  • 布洛芬(如美林):适合6个月以上儿童

用药原则:

  1. 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或说明书剂量给药
  2. 不要随意交替使用两种药物
  3. 不要给儿童使用阿司匹林
04

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虽然发热本身通常是无害的,但在以下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1.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
  2. 高烧持续不退,精神萎靡
  3. 出现脱水症状(如8-10小时内无尿湿尿布、口干、无泪哭闹)
  4. 伴随呼吸急促、嗜睡、呕吐等症状
  5. 发热持续超过5天
05

常见误区

  1. 不要用酒精擦浴:酒精可能被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2. 不要捂汗:过度包裹会影响散热,加重发热
  3. 不要滥用抗生素:发热通常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06

如何预防宝宝发热?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2. 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场所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按时接种疫苗

发热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症状,家长需要学会科学应对。通过正确的测量方法、合理的降温措施和及时的就医判断,可以有效帮助宝宝度过发热期。记住,发热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观察宝宝的整体状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