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口岸: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防城港口岸: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广西防城港市,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正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口岸资源,加速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近年来,防城港通过推进口岸智能化升级、发展落地加工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持续释放口岸经济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口岸升级:打造智能化通关新高地
2023年,防城港三大口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其中,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508万人次,车辆超19.9万辆次,货物量达140多万吨,展现了口岸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
在口岸智能化升级方面,防城港走在了全国前列。以峒中口岸为例,该口岸于2024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个以一线卡口一站式模式通过一类口岸验收的口岸。新口岸采用“一卡一道一杆”的设计理念,出入境车辆仅需在卡口处停留一次,即可同时满足海关、边检的查验要求。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还显著降低了物流成本。据统计,全年可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4000万元。
产业落地:构建跨境产业链新优势
口岸升级不仅带来了贸易便利化,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防城区已形成以出口贸易、落地加工、跨境金融服务为主导的沿边产业体系。据统计,今年1-10月,防城区落地加工产业产值达2.5亿元,同比增长11.63%,吸收当地边民就业600多人。
广西防城港市坤祥工贸有限公司是当地落地加工企业的典型代表。该公司应用先进技术加工防城区、东兴市及越南水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2023年公司产值1.3亿元,今年1-11月产值已达到1.3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开放发展:开创对外贸易新格局
为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防城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宣传地方区位优势,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外贸企业进驻。近两个月,该区引进炜华、诚凌、沐胜、通和等8家外贸企业。11月25日至今,这几家企业日贸易额超5000万元。
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方面,防城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开辟绿色排队通道,实行独立排队、优先通关模式;启动周末和节假日预约通关机制;持续推进口岸信息化项目建设应用,提升智能化、数字化监管服务水平。这些措施有效确保了新口岸进出境货物的通关顺畅。
据统计,今年1-10月,防城区边境贸易口岸过货量达45.949万吨,同比增长84.18%;口岸过货值达118.5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5.03%。
未来展望:打造国际门户港新标杆
当前,防城港正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口岸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北部湾港首个煤炭仓储基地项目——防城港渔澫港区煤炭仓储基地已完成首次空载联动调试,预计静态储煤量约100万吨。此外,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也已建成投运,为区域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深入推进,防城港将充分发挥其海陆双向开放优势,持续优化口岸功能布局,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