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以使命为动力的“最可爱的人”
钟南山:以使命为动力的“最可爱的人”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一位67岁的医生站了出来,他说:“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他就是钟南山。
17年后,当新冠疫情来袭,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
钟南山,这个名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定海神针。他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更是一位心怀天下的科学家,一位真正的“最可爱的人”。
以使命为动力的创新者
钟南山院士曾说:“创新的动力在于使命感。”这种使命感驱使他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从不满足于现状。他认为,创新不能停留在论文上,更要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在非典期间,钟南山以客观事实和临床经验为依据,最终查明“非典”病因,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在新冠疫情期间,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相关基础研究,从临床样本中分离出活毒株,开展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临床特征研究,为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钟南山院士始终秉持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他强调:“创新的关键是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在面对新冠疫情初期的复杂形势时,钟南山院士凭借扎实的临床经验和科学判断,及时提出了“人传人”的关键论断,为国家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他的每一次发声,都建立在充分的科学依据之上,这种严谨态度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作为一位资深的医学教育家,钟南山院士始终关注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他认为,医学创新型专家的成长要采取“丁字尺模式”,即打好基础后,集中力量钻研某一细分领域,再加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从而锻造拔尖的专长。
在母校广东实验中学百年校庆之际,88岁的钟南山院士回到母校,勉励学子:“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不但要有理想,而且要有梦想;不但要有要求,更要有追求;不但要有志气,更要争气;不但要有热情,更要有激情。”
永不停歇的奉献者
如今,已经88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依然活跃在医学研究和教学一线。尽管岁月已在他的脸上刻下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精神却依然坚定。他依然关注着呼吸疾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钟南山院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最可爱的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生和科学家,更是一位真正的人民英雄。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勇敢面对困难,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钟南山院士将继续以他的智慧和精神,引领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