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五院专家解读: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与应对策略
中山五院专家解读: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与应对策略
他汀类药物为什么如此重要?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脂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罗文基副主任指出,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他汀类药物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它不仅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三酰甘油(TG),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最有效药物之一。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常见副作用?
尽管他汀类药物疗效显著,但长期使用确实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根据最新研究和临床观察,主要副作用包括:
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1-3%,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如果转氨酶指标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需要立即停药,肝功能一般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肌肉损伤:发生率为5%-10%,临床表现为肌肉疼痛、胳膊疼、腿疼或全身乏力,检查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一般建议肌酸激酶高出4倍以上,需停药。
血糖升高:可引起血糖水平上升,但不建议轻易停药,需要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其他少见副作用:如视力模糊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如何安全使用他汀类药物?
罗文基副主任强调,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虽然存在,但总体发生率较低,且通过合理的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风险。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用药建议:
定期监测:在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前,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检查,以评估基础情况。在服用他汀类药物18个月内,发生副作用的风险较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复查这些指标。复查时间建议为:服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复查指标包括肝功能转氨酶、肌酸激酶等。
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多病共存或联合用药者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风险。
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
中山五院药学部作为广东省药学会个体化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一直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个体化用药服务。罗文基副主任强调,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反应都有所不同,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和药物浓度监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用药方案。
总结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之一,其带来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远大于潜在风险。虽然存在一些副作用,但通过合理的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风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