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从“冰天雪地”到“金山银山”的转型之路
哈尔滨:从“冰天雪地”到“金山银山”的转型之路
2024年冬季,哈尔滨以870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和1248亿元的旅游收入,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这座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城市,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从“冰天雪地”到“金山银山”
“冰雪大世界开园当天涌入4万多名游客,是往年的10倍;中央大街日客流量从20多万激增至60多万;元旦三天内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这一串串惊人的数字,见证了哈尔滨冬季旅游的空前火爆。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哈尔滨对冰雪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利用。从简单的冰雕展览到集观赏、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冰雪主题乐园,从单一的冰雪运动到涵盖文化、娱乐、餐饮等多元业态的冰雪旅游产业链,哈尔滨正在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尔滨模式”:一座城市的温情与智慧
哈尔滨的旅游热潮并非偶然,而是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被称为“尔滨模式”的创新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政府层面,哈尔滨成立了专门的意见反馈专班,24小时在线收集游客意见;整合了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旅游资源,提高了服务效率;推出了“百日行动”实施方案,提前规划安全措施和游乐项目。
企业层面,从酒店到餐馆,从温泉到澡堂,各行各业都在为提升游客体验而努力。有的酒店专门设置了东北特色食品体验区,有的餐馆为了减少游客排队时间而提前数小时开始准备。
更令人感动的是,哈尔滨市民也自发参与到这场旅游热潮中。志愿者们在街头为游客提供热水和姜茶,商家们自觉维护价格秩序,出租车司机主动为游客推荐景点。这种全民参与的热情,让哈尔滨的冬天虽然寒冷,却处处充满温情。
经济转型:从“一重独大”到“多业并举”
哈尔滨的旅游热潮,正是这座城市经济转型的缩影。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哈尔滨正在摆脱对传统工业的依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在服务业方面,除了旅游业,哈尔滨还在积极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在制造业方面,哈尔滨航空集群和生物制造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展现了其在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实力。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策略,不仅优化了哈尔滨的产业结构,也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24年哈尔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0%,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展望未来: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名城
面对取得的成绩,哈尔滨并没有满足现状。在《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中,提出了将哈尔滨打造成为中国冰雪入境旅游首选目的地和国际冰雪旅游会客厅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哈尔滨计划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国际游客;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冰雪旅游数字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旅游企业。
从“共和国长子”到“冰雪旅游名城”,哈尔滨正在用创新和实干书写着新时代的转型故事。这个冬天的旅游热潮,只是这座城市蝶变的开始。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哈尔滨,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