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爱李清照笔下的菊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爱李清照笔下的菊花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126A01R2O00
2.
https://www.juzimi.com.cn/juzi/weimeijuzi/946504.html
3.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27494
4.
https://m.qidian.com/ask/qnjdyiqjdzf
5.
https://m.qidian.com/ask/qdytumiclen
6.
https://wx.httpcn.com/info/html/2024726/ILTBUYCQAZKO.shtml
7.
https://m.tangshui.net/post/show/5625cd501e68cc6d2f7c8834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7/14/63077214_1133387941.shtml

菊花在古诗词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到黄巢的豪情壮志,再到李清照的伤感情思,每位诗人笔下的菊花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而我最喜欢的,是李清照笔下那带着淡淡哀愁的菊花。

01

陶渊明:菊花的隐逸之韵

陶渊明是菊花意象的开创者,他笔下的菊花,象征着隐逸高洁的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图景。陶渊明通过"采菊"这一动作,展现了自己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在他眼中,菊花不仅是观赏之物,更是自己精神追求的象征。

02

黄巢:菊花的豪情之志

与陶渊明的隐逸不同,黄巢笔下的菊花充满了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这首诗以菊花自喻,展现了黄巢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雄心壮志。在他眼中,菊花不再是隐逸的象征,而是革命的号角,象征着对旧秩序的颠覆和对新世界的向往。

03

李清照:菊花的伤感之思

而到了李清照笔下,菊花则被赋予了另一种韵味——伤感与哀愁。"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这句词描绘了词人在重阳佳节独自饮酒赏菊的情景。菊花在这里不再是隐逸的象征,也不是革命的号角,而是触发词人伤感情思的媒介。李清照通过菊花,寄托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深思念。

04

为什么选择李清照?

我之所以最喜欢李清照笔下的菊花,是因为它最能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陶渊明的菊花虽高洁,但过于超然物外;黄巢的菊花虽豪迈,但过于激昂。而李清照的菊花,既有生活的温度,又有情感的深度。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无奈与伤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

正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所写:"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词不仅是在描写菊花,更是在诉说词人内心的哀愁。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的艺术手法,正是李清照诗词的魅力所在。

菊花在古诗词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到黄巢的豪情壮志,再到李清照的伤感情思,每位诗人笔下的菊花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而我最喜欢的,是李清照笔下那带着淡淡哀愁的菊花。

01

陶渊明:菊花的隐逸之韵

陶渊明是菊花意象的开创者,他笔下的菊花,象征着隐逸高洁的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图景。陶渊明通过"采菊"这一动作,展现了自己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在他眼中,菊花不仅是观赏之物,更是自己精神追求的象征。

02

黄巢:菊花的豪情之志

与陶渊明的隐逸不同,黄巢笔下的菊花充满了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这首诗以菊花自喻,展现了黄巢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雄心壮志。在他眼中,菊花不再是隐逸的象征,而是革命的号角,象征着对旧秩序的颠覆和对新世界的向往。

03

李清照:菊花的伤感之思

而到了李清照笔下,菊花则被赋予了另一种韵味——伤感与哀愁。"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这句词描绘了词人在重阳佳节独自饮酒赏菊的情景。菊花在这里不再是隐逸的象征,也不是革命的号角,而是触发词人伤感情思的媒介。李清照通过菊花,寄托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深思念。

04

为什么选择李清照?

我之所以最喜欢李清照笔下的菊花,是因为它最能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陶渊明的菊花虽高洁,但过于超然物外;黄巢的菊花虽豪迈,但过于激昂。而李清照的菊花,既有生活的温度,又有情感的深度。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无奈与伤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

正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所写:"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词不仅是在描写菊花,更是在诉说词人内心的哀愁。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的艺术手法,正是李清照诗词的魅力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