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叔平与陈敏正:古装剧妆造的两种路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叔平与陈敏正:古装剧妆造的两种路径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504057058952795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B3%E6%95%8F%E6%AD%A3/7825024
3.
https://www.sohu.com/a/851661478_220034
4.
https://m.sohu.com/a/797243984_121885534/?pvid=000115_3w_a
5.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916828/
6.
https://roll.sohu.com/a/848428878_122066679
7.
https://td.fyun.cc/detail/d1cb4e0f37f755274784df1b0b70bcbd86d03842.html
8.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05b78784de9546d6ba1106ad13745640!!wm_id=fd6ee4c5fd7e4c7c8078a40c9d90148c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AE%B6%E5%8D%AB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A0%E8%90%8C%E5%BD%B1%E8%A7%86
11.
http://www.jpchinapress.com/static/content/2024hualiu/2024-05-08/1237821537466735489.html
12.
https://www.dianyingjie.com.cn/2024/1018/391766.shtml

在古装剧的世界里,有这样两位造型师,他们的名字几乎成了品质的代名词。一位是从香港电影界走来的张叔平,另一位是在内地电视剧领域深耕的陈敏正。他们的作品不仅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角色,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古装剧的审美趋势。

01

张叔平:从电影到古装剧的转型

张叔平是一位在电影界享有盛誉的造型师,他的代表作包括《青蛇》、《花样年华》等经典影片,多次获得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然而,当这位电影造型大师转战内地古装剧市场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张叔平为杨幂设计的造型引发了广泛争议。观众普遍认为,他过于坚持“梳平”风格,即勒头皮和大光明造型,这种风格虽然在《青蛇》等早期作品中显得独特,但在古装剧中却显得格格不入。杨幂甚至不得不自己调整发型,才让角色看起来更加符合观众的期待。

在《醉玲珑》中,张叔平再次坚持自己的审美,为刘诗诗设计了紧绷的头皮和大光明造型。虽然刘诗诗的骨相条件很好,但这种造型还是让观众感到不适。更不用说男演员们戴着不明所以的发冠,看起来像是随时要背过气去。

在《烈火如歌》中,迪丽热巴的造型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不是因为美,而是因为过于暴露的发际线和紧绷的头皮。这位本该倾国倾城的女主角,在张叔平的造型下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岁。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大明风华》中汤唯的造型。一块油腻的假刘海贴在额头上,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张叔平对演员的某种“惩罚”。即使汤唯本身不适合古装造型,也不至于被设计成这样。

张叔平的造型风格在内地古装剧中频频引发争议,甚至有网友戏称他为“张梳平”。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审美,直到2019年后逐渐淡出内地古装剧市场。

02

陈敏正:古装剧妆造的标杆

与张叔平不同,陈敏正从一开始就深耕内地电视剧领域,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古装剧的各个类型。从《甄嬛传》到《苍穹之昴》,从《水浒传》到《芈月传》,陈敏正的妆造设计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更成为了古装剧妆造的标杆。

陈敏正的造型设计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对历史的考究和对人物的把握。在《甄嬛传》中,他不仅还原了清朝的服饰特点,更通过细节的变化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和转变。甄嬛从纯真少女到皇太后,每个阶段的造型都与剧情完美契合。

在《芈月传》中,陈敏正更是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从秦朝的服饰到战国时期的发型,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不失艺术美感。

陈敏正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运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在《水浒传》中,他通过粗犷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展现了梁山好汉的豪迈;在《香蜜沉沉烬如霜》中,他又用轻盈的纱衣和精致的头饰塑造了仙气飘飘的神仙形象。

03

古装剧妆造的现状与反思

近年来,古装剧的妆造风格似乎正在经历一种微妙的转变。过去几年里,“丧葬殡仪风”曾一度盛行,剧中人物身着白衣白纱,配上淡色的头饰和白裙,设计感严重缺失,整体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仿佛是参加葬礼的集体哀悼。

尽管人们普遍期望古装剧中的服饰能够呈现出如诗如画的“白衣飘飘,翩翩若仙”的美感,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这些服饰往往更像是“谁家的床单和蚊帐成了精?”。

近年来,古装剧中的服饰风格呈现出一种“乱搭乱建”的潮流,以大红大绿为主要色调,而头饰则追求堆叠高度,仿佛是违章建筑一般。几朵鲜花、几根步摇、不可或缺的簪子,再加上一层大鸡冠,打造出千斤之重的造型。然而,这样的装扮却往往让演员们纷纷感叹,仿佛化身为宜修、剪秋等角色,感受到“本宫的头好痛”的困扰。

总的来说,古装剧的妆造风格经历了从简约到繁复的转变。造型师们并非不懂得适度的原则,而是为了追求效率和节约成本,往往会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在经费充裕且设计用心的情况下,造型团队能够呈现出不俗的作品;但当面临赶工需求时,就容易陷入盲目跟风,哪家流行就堆砌哪家的元素,导致造型缺乏新意和特色。

04

从大师到行业:古装剧妆造的未来

张叔平和陈敏正的经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装剧妆造行业的发展轨迹。从最初的探索和创新,到后来的标准化和商业化,再到现在的反思和回归,古装剧妆造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张叔平的“失败”提醒我们,艺术创作不能脱离观众和市场;陈敏正的成功则告诉我们,好的妆造设计需要建立在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之上。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剧里的钗裙珠翠,得先是塑造人物、展现剧情的工具,再谈是不是放大演员本人美貌的工具。”这或许正是古装剧妆造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契合点。

在张叔平和陈敏正之后,我们已经看到新一代造型师的崛起。他们不仅继承了前辈们的技艺,更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从《少年歌行》到《长月烬明》,从《梦华录》到《苍兰诀》,这些作品的妆造设计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古装剧的无限可能。

古装剧妆造的未来,值得我们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