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下无拐!这份防拐指南,家长和孩子一定要记住!
愿天下无拐!这份防拐指南,家长和孩子一定要记住!
儿童安全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儿童被拐案件时有发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防范拐卖风险,本文整理了多个真实案例和专业防拐建议,希望能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人贩子是如何拐走孩子的?
汽车站
作案手段:乔装亲属、利用玩具诱拐
根据警方介绍,在广西凤山县长途汽车站曾发生孩子被拐事件,当时犯罪嫌疑人坐在候车厅后,一名小男孩和一名小女孩走上前向他讨要吃的,外人以为他们是一家人,并未在意。十几分钟后,男子就带上小男孩上车离开了车站,将小女孩独自扔在车站。
家附近
作案手段:手机游戏引诱
2014年10月11日,温州男孩龙龙在妈妈开的服装店门口玩耍时,遇到一个热心的叔叔打开手机和他一起玩游戏。然而,趁周围没有人注意,这名男子抱走了龙龙,由于龙龙当时正在玩游戏,并没有反抗。
学校附近
作案手段:糖果加恐吓
福建晋江的七岁小女孩玲玲,在放学后失踪。据事后调查发现,当天玲玲走出校门后,有一名男子跟在她身后。当玲玲走到一个水塘边时,男子突然将她强行抱起,还威胁她不许喊也不许动,否则就要打她,这样的恐吓让玲玲不敢吭声。
市场等热闹的公共场所
作案手段:强行抱离、开车逃跑
在广东河源的城乡结合部也发生过孩子被拐事件,家长告诉记者,当时他们的孩子刚刚离开自己视线一会儿,就被人强行抱上了摩托车或轿车带走。
而下图中的小男孩正提着牛奶,在大街上蹦蹦跳跳往前走,结果被旁边的人贩子一把拽走。
公园、景点、车站
作案手段:假装热心,骗取信任
在公园、景点、火车站等地方,一些人贩子会蹲点,看到有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不方便时,就会假装好心人上前,主动帮忙搭手照顾孩子。转眼间,孩子就被拐走。
16条防拐技能,每位家长必须掌握
- 在医院出生后,不要随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包括做检查。
- 外出时,请尽量用婴儿专用背巾,将宝宝挂在胸前。
- 不要随便轻信陌生人,绝对不要将孩子交给陌生人。
- 带着孩子走路要靠里,注意防范摩托车、面包车等飞车绑架。
- 不要独自带宝宝到偏僻人少的小巷子等地方。
- 家长以身作则,平时要向孩子交代清楚自己的行踪,不要突然玩失踪。
教孩子拒绝陌生人
- 约定一个只有你和孩子才懂的暗语,特殊情况时只有说出暗语,才可信赖。
- 教会孩子熟记家庭住址、家长名字和手机号。
- 要教会孩子,不要让陌生人抱自己。
- 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遇事打 110 电话求助。
保护孩子的个人信息
- 爸爸妈妈不要随意在社交网络(微博、朋友圈等等)透露孩子信息(姓名、年龄等)。
- 给孩子佩戴标有家庭信息的物品,如水杯、饭盒、手帕等等,以防万一。
- 家长应注意宝宝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
万一孩子走失,请立即报警
- 孩子走失请立即报警,不需要等待 24 小时!
- 家长自己寻找孩子时,采用“十人四追法”:
东南西北 4 个方向各有一人,2 公里以内,沿大路寻找;4 个人前往附近火车站寻找,防止孩子被带往其他城市;1 人报警;1 人留在原地等候。
- 有效使用公安部“团圆”系统。
“团圆”系统是公安部为适应“互联网+打拐”的时代要求而开发,一旦有儿童失踪信息发布,该平台可协助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将儿童失踪信息通过新媒体和移动应用终端,推送至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尽快破案。
小朋友们
如果陌生人让你领路该怎么办?
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
被高年级孩子“威胁”该怎么办?
这些答案你一定要记住哦!
重要提醒!!!
民间流传的
“失踪案件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
的说法根本不存在!
如果孩子走丢
请立刻报警
以免错过寻回孩子的最佳时间!
本文原文来自全国少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