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率先应用AI导览,开启智慧科普新纪元
上海自然博物馆率先应用AI导览,开启智慧科普新纪元
10月1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全国自然博物馆领域率先推出AI数字人导览服务,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国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作为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此次推出的AI数字人“小可”,不仅颠覆了传统导览模式,更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
“小可”:博物馆里的AI讲解员
“小可”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与爱可声公司联合开发的AI数字人导览系统。与传统单向导览不同,“小可”能够实现与观众的双向互动。观众可以通过手持智能终端与“小可”交流,询问关于自然展品的各类问题,如生物习性、地质演变等。“小可”则借助生动的语言、精彩的动画和精美的图片等多元形式实时作答,激发观众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可”能够根据观众的兴趣点和提问倾向,精准推荐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这种个性化服务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多样化需求,让每位参观者都能获得量身定制的参观体验。
AI导览:智慧博物馆的新引擎
AI导览技术的应用,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分析观众与“小可”交互中的提问类型、参观时长、知识点关注度等数据,博物馆能够精准把握观众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从而调整教育内容与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这种创新模式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上海自然博物馆馆长王小明表示:“AI导览不仅提升了参观体验,更为博物馆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科普教育工作。”
博物馆数字化:从AR到AI的跨越
近年来,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从最初的AR增强现实技术,到如今的AI数字人导览,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博物馆的运营方式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此次创新,为全国的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等科普场馆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这种跨馆的示范效应,有望推动全国科普教育全面升级,满足不同受众的科学探索需求,进而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未来展望:AI赋能科普教育新生态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上海自然博物馆表示,未来将与爱可声公司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优化AI数字人导览技术,丰富导览内容,提升互动体验,致力于让更多观众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受益。
此次AI数字人导览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体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更为我国博物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AI导览有望成为博物馆标配,为观众带来更加便捷、丰富、有趣的参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