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自然博物馆:一场环保与科技的绿色交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自然博物馆:一场环保与科技的绿色交响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26930
2.
https://j.eastday.com/p/1729502813040798
3.
https://www.cnr.cn/shanghai/gstjshanghai/20241015/t20241015_526939798.shtml
4.
http://www.zhqhbgroup.com/index/Lists/show/catid/14/id/245.html
5.
https://www.snhm.org.cn/lzdy/lz-info.htm?id=44
6.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45510
7.
https://www.rmzxw.com.cn/c/2024-10-24/3624865.shtml?n2m=1
8.
https://sthj.sh.gov.cn/hbzhywpt1272/hbzhywpt1158/20240523/edf91fc6c6314bd0bab8c35d8efb0380.html

上海自然博物馆,这座被誉为“绿螺”的建筑不仅是展示自然历史的殿堂,更是一座践行环保理念的绿色建筑。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环保理念,从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到雨水回收系统,从自然采光到绿色建材的使用,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01

“遇见动物”:一场生物多样性的视觉盛宴

在博物馆地下二层,一场名为“遇见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主题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展览通过三大版块——“我的自然百宝箱”、“城市公众科学实践”和“听见万物 自然行动”,展现了都市中“物种-生境-人”的交融与互动。

展览运用了标本、模型、多媒体装置等多种表现形式,从物种多样性、生态监测、环境营造三个方面,生动展示了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生存状态。通过互动装置,观众可以亲身体验科学家们如何监测城市中的野生动物,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02

“城市自然守护者”:科技助力生态保护

在静安区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的“城市自然守护者”科普微展览正在展出。展览以“城市自然守护者”为主题,联合多个从事沪上生态保护的顶尖科研团队,讲述科学家们如何在城市中开展自然生态研究和保护的故事。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海洋大学李晨虹教授团队开发的新型入侵物种检测试纸。这种试纸只需将水样经过处理后滴在试纸条上,就能检测出入侵物种的环境DNA,大大提高了水生入侵物种的检测效率。目前,已开发针对缅甸蟒、巴西龟、齐氏罗非鱼、食蚊鱼和鳄雀鳝的现场检测试剂盒,并成功申请专利。

此外,展览还展示了崇明东滩鸟类研究工作中所使用的环志工具、鸟哨,水上全自动采样和水环境数据采集平台,AI猴脸识别系统以及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在内的许多本土动物标本。

03

全民参与:从“小小科学家”到环保志愿者

展览不仅展示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还特别展出了本市中小学“小小科学家”们的优秀科创成果。从“空心莲子草生存能力实验调查”到“城市化过程中上海甲虫种类及数量调研与多样性保护”,这些课题体现了青少年对城市自然保护的思考和担当。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也积极参与其中。该项目自2018年起被纳入团市委组织的上海市“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自然类版块的暑期孵化。通过多样化的自然博物馆相关职业体验,青少年们在系统化的培训与项目化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探究能力。

04

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共绘绿色未来

正值第十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上海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了17.77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平方米,各类城乡公园数量达到了832座,绿道总长度超过1769公里,立体绿化超过了550万平方米,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达到80余处,拥有192.8万亩的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8.81%,湿地面积是7.27万公顷。

近年来,上海为野生动物创造了理想的栖息和繁衍之地。獐和貉重回人们的视野;今年7月,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近10年来,上海记录到的鸟类总数增加了66种。调查显示,本市共记录到野生植物1199种,陆生脊椎动物622种,兽类44种,鸟类527种,爬行类36种,两栖类15种,昆虫总共是2961种,长江河口水域记录的鱼类是332种。

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这些展览和活动,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更传递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通过高科技手段监测入侵物种,还是通过公众科学项目让市民参与生态保护,亦或是通过科普教育培养未来的环保人才,上海自然博物馆都在为建设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