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员考证热: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职业化转型
家政服务员考证热: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职业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消费水平升级,家政服务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据统计,2023年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约1.16万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1.3万亿元。在这一背景下,家政服务员考证热悄然兴起,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政策引领,规范行业发展
2024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其中,完善家政服务职业标准体系、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优化职业评价机制等政策,为家政服务员考证热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场需求激增,供需矛盾凸显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活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00%,家政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家政服务需求同比增长超过200%。以常州市为例,当地家政协会通过培训招聘了1万名农村妇女,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需要超过5000万名的家政服务人员,而当前缺口达2000万名。这种供需矛盾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服务质量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家政服务的专业性,愿意为高质量服务支付更高费用。
培训机构火爆,考证热持续升温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的双重驱动下,家政服务员培训市场异常火爆。以咪嘛教育为例,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专业培训机构,目前已成为西南地区母婴职业培训的标杆品牌。其开设的月嫂、育婴师、小儿推拿师等培训项目,吸引了大量学员。
据咪嘛教育负责人介绍,学员培训合格后推荐就业率达95%以上,月嫂的月平均薪酬达到6580元,金牌月嫂更是能达到万元以上。这种高就业率和可观收入,进一步激发了从业者提升技能的热情。
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尽管家政服务员考证热反映了行业发展的积极趋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家政公司存在不培训不考试交钱即可拿证的现象,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此外,由于权益保障不足,一些保姆在工作中面临待遇低、时间长、强度大等问题,导致流动性大。
未来展望: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
面对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加快建立行业服务质量标准,从市场准入、机构资质、人员素质、业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利用大数据建立统一的从业人员信息库。
人社部门以及美团、京东、58同城等家政服务平台,大力加强针对从业者的低成本培训,并重视家政员评级过程中的标准化和严谨性。
推行员工制,完善住房、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员工制落地,稳定劳动关系。
家政服务员考证热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行业正在向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家政服务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