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大专家解析褪黑激素副作用
哈尔滨医大专家解析褪黑激素副作用
近年来,褪黑激素(Melatonin)作为助眠补充剂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然而,褪黑激素并非没有副作用,其使用也存在诸多禁忌。本文将从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家的角度,深入解析褪黑激素的副作用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褪黑激素的副作用
褪黑激素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嗜睡等。这些副作用通常在停药后会自行消失。然而,长期大量服用褪黑激素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副作用,如血液流动减缓、体温过低等。
使用禁忌
褪黑激素的使用存在诸多禁忌:
- 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备孕女性应避免使用。
- 正在服用抗凝血药、免疫抑制剂、降血糖药或降血压药的人士需谨慎。
- 青少年、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和抑郁症患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褪黑激素的作用机制
褪黑激素是人体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睡眠-清醒周期。其分泌受光暗的调节,光照抑制其分泌,黑暗则刺激其分泌。夜晚时分,视神经接收到“天黑”的信息后,褪黑素分泌从晚上9点开始迅速增加,到了半夜2-4点达到顶峰,随后会减少;清晨时分,褪黑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大脑接收到“天亮”的信息,人也就醒来了。
适用人群
褪黑激素并非万能安眠药,仅对以下两类人群有效:
老年人原发性失眠:随年龄增长,老人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针对这种失眠,服用褪黑素一般是有效的。尤其是对于55岁以上的患者,疗程在6-12个月,改善睡眠效果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昼夜失调的失眠者:这种失眠多见于倒时差和倒班工作者,这种多是由于昼夜颠倒引起体内褪黑素分泌紊乱,从而导致睡眠障碍。这类失眠患者合理服用褪黑素,可以促进褪黑素节律与睡眠节律适应,提高睡眠质量。
正确使用方法
剂量控制:建议每晚使用1-5毫克的褪黑激素,具体剂量应根据个人需求调整。过量可能会导致反效果,如梦魇或白天嗜睡。
使用时间:建议在计划入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这样可以确保褪黑激素在合适的时间开始发挥作用。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吲哚美辛片等药品同时使用。
自然提升褪黑激素水平的方法
- 增加日间日光照射时间
- 减少夜间的光线暴露,特别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 通过饮食摄入:富含褪黑激素的食物包括樱桃、香蕉、番茄、葡萄、稻米等。
结语
褪黑激素不是万能安眠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对于失眠问题,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陷入常见的用药误区。同时,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调整,才是改善睡眠质量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