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去广场,这些安全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带娃去广场,这些安全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周末到了,不少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广场、公园等户外场所游玩。然而,在这些看似安全的公共场所,却隐藏着不少安全隐患。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意外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中许多事故都发生在户外活动场所。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外出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以下安全细节:
交通安全:正确使用安全座椅,遵守交通规则
据统计,正确规范地使用与儿童年龄和身高相符的乘车安全约束系统(安全座椅和/或增高垫),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乘车儿童的保护作用,死亡风险可降低54%至80%。因此,家长在开车或乘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即便是短距离出行,也要让儿童在后排落座。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等,结合乘用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提示安装,正确规范地使用:1岁以下婴幼儿应使用反向安装的儿童安全座椅;一般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增高垫,但需要保证安全带的肩带固定在儿童的肩部,跨带位于儿童的胯部;儿童乘车时,要及时落下“儿童锁”,或使用“自动起锁”装置。
在步行时,家长要教会孩子识别交通信号灯,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不要闯红灯或翻越护栏,不走机动车道,不在车辆之间穿行,过马路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接听电话。行走时,不要看书或手机等。下车后不要在车前猛跑。不要在车库内或车库周围、停放的汽车旁或汽车下玩耍。不要在道路上玩耍或进行任何体育运动。
防蚊虫叮咬:做好防护,预防传染病
秋季是蚊虫活跃的季节,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更容易成为蚊虫攻击的目标。蚊虫叮咬不仅会引起皮肤瘙痒和红肿,还可能传播登革热、疟疾等疾病。因此,家长在带孩子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出门前,可以给孩子涂抹儿童专用的驱蚊剂,选择有效成分含量在10%-30%之间的产品,既能提供足够的防护,又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另外,还可以给孩子穿上长袖衣物和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如果是在傍晚或夜间外出,可以考虑使用蚊帐或携带小型驱蚊灯。
游乐设施安全:仔细检查,全程监护
广场上的游乐设施是孩子们的最爱,但也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因此,家长在让孩子使用游乐设施前,一定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性。
首先,要检查设施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松动,如螺丝是否紧固、表面是否有裂痕等。其次,要确保设施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身高。例如,一些大型滑梯或攀爬架可能不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此外,还要检查设施的清洁程度,避免孩子接触到细菌或病毒。
在孩子使用游乐设施时,家长一定要全程陪同,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要教导孩子正确使用设施的方法,避免做出危险动作。同时,要注意观察其他孩子的行为,防止发生碰撞或推搡。
其他安全细节:防碰撞、防跌倒、饮水安全
除了上述几点,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安全细节需要注意:
防碰撞:广场上人流量大,孩子在奔跑玩耍时很容易与其他小朋友或行人发生碰撞。因此,家长要时刻留意周围环境,提醒孩子注意避让。
防跌倒:广场地面可能不平整,或者有水渍、油渍等,容易导致孩子跌倒。家长要选择安全的活动区域,避免让孩子在湿滑的地面上奔跑。
饮水安全:户外活动时,孩子容易出汗口渴。家长要随身携带干净的饮用水,避免让孩子饮用不明来源的水。同时,要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一次性喝太多导致不适。
防晒:户外活动时,孩子容易被晒伤。家长要给孩子涂抹防晒霜,戴帽子和太阳镜,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
防走失: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孩子很容易走失。家长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可以给孩子佩戴写有家长联系方式的手环或卡片,以防万一。
通过以上这些安全措施,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户外活动环境。但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孩子的安全,让亲子时光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