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患者如何留痰?“吐痰”也是一门技术活!
结核病患者如何留痰?“吐痰”也是一门技术活!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咳嗽和咳痰是其主要症状。正确的留痰方法对于结核病的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正确留取痰标本,以及在留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其高传染性和致病性,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咳嗽和咳痰是肺结核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其次是乏力、咯血、低热、盗汗、胸痛、食欲不振和消瘦等。结核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依赖于对结核病快速、精确的诊断。
哪些方法可以“快、准、狠”诊断结核病?
基于目前的技术,实验室常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主要有:细菌学检查(如: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如:线性探针、Xpert MTB/RFP等)以及免疫学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等)。其中痰涂片的结果对诊断传染性肺结核是一项重要指标,且是目前检测成本低、技术简单、使用最广泛的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方法。
根据肺内病变轻重,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痰的颜色多为灰白色,当合并细菌或真菌等感染时,可以咳黄色粘稠痰、臭味痰或绿痰等。想要精准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痰标本的留取至关重要。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患者留取高质量的痰液,才能保证后续检验的可靠性,避免产生假阴性导致结核病的进程严重和传播。
“痰”吐不凡的绝招
为提高痰样本标本采集的质量和安全性,请按照以下步骤留痰:
(正确的留痰步骤)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吃早餐前)就留痰,通常能获得质量较佳的痰标本,这是因为一夜过后呼吸道里面容易聚集更多的分泌物,晨间痰中结核菌的检出率较高。
先用清水漱口,清除口中存在的食物残渣、细菌和过多的唾液,避免因口腔杂质而影响痰液质量。
深呼吸2-3次,每次都用力呼气。
发自胸腔的深咳。
把痰盒接在唇下,小心地把痰吐在痰盒中。
小心地盖上盖子,并确认痰盒已经盖紧。
确认痰盒上标注有自己的姓名、采集日期和时间。
采集后洗手。
(医院使用的痰盒)
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
用于检查的痰标本需来自患者肺部深处,唾液或鼻涕都不是合格的样本。
为减少结核菌的传播,最好在户外或空气流通的房间内采集痰液,不要在像卫生间这样的狭小空间内进行,更不要直接面对其他人咳痰。
留痰前不要使用漱口液或牙膏清洁口腔。
尽快将痰标本送至医院,途中避免高温或暴晒。
确认所采集的痰标本量是否足够(覆盖满瓶底,3-5毫升/份)。
确认所采集的痰标本的质量是否达标,如下图所示:
(合格的痰标本与不合格的痰标本)
实在吐不出痰该怎么办?
经过一段时间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的症状会有所改善,咳嗽咳痰会明显减少,甚至吐不出痰。以下方式有助于稀释或松动粘稠的痰分泌物,从而更容易咳出。
多喝些热水
用鼻子深深吸入大量热蒸汽
轻拍并按摩后背
慢跑
爬楼梯
经过以上尝试仍无法获得达标的痰标本时,可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尝试雾化引痰。
(轻拍并按摩后背)
总之,痰标本检查是重要的临床检验步骤,能否正确留痰是影响结核病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条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希望各位患者能够掌握正确的留痰和痰标本保存方法,帮助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的盲目性,使病情尽快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