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晚:国家项目的文化盛宴
2024春晚:国家项目的文化盛宴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正式升级为“国家项目”,与奥运会开幕式平级,成为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这场以“龙行龘(dá)龘,欣欣家国”为主题的文化盛宴,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主题设定: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
2024年春晚的主标识以“龘”字为核心视觉符号,整体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的九叠篆字体,彰显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这个由探月工程标识设计者顾永江创作的主标识,将传统书法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龘”字宛如一枚芯片,实现了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的跨越。
在春晚动画宣传片《看春晚 迎龙年》中,“十二生肖福娃”的设计创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子图”。这些萌态可掬的福娃身着中国传统特色的新年服饰,在嬉戏玩闹中传递着新春的喜悦,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技术创新:打造沉浸式视听体验
2024年春晚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在演播大厅部署的沉浸式舞台交互系统和自由视角超高清拍摄系统,全方位采集演员动作,捕捉节目中的精彩瞬间。通过AI(人工智能)制作和AR(增强现实)实时渲染,为观众带来人景合一的视觉感受。
在传播方式上,春晚全面开启“央视频看电视”业务,全球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收看超高清视频。移动端直播“竖屏看春晚”通过5G场景下的移动拍摄、AI实时制作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竖屏内容。据统计,全国超100个城市的1000余块户外超高清大屏,以及全球六大洲34个国家、70座城市的3000余块公共大屏,同步直播、宣介春晚盛况。
节目内容: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创新
2024年春晚坚持“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目标,涵盖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杂技、音乐剧、微电影等各类型节目,为全球华人奉上一道平实、喜庆、优美的“文化大餐”。
歌曲节目着重打造具有中国气质、情感浓度、时代记忆的作品。语言类节目则注重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通过诙谐幽默的表达为观众带去轻松愉悦。值得一提的是,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亲手设计的《年锦图》,将优美典雅的中国传统纹样融入春晚舞台,寓意吉祥喜庆和对幸福繁荣的美好向往。
全球联动:展现文化自信与国际影响力
2024年春晚设置四个分会场,分别在北京主会场和辽宁沈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新疆喀什。通过“百城千屏”8K超高清传播平台和海外媒体联动,实现全球同步直播。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频道和68种语言对外新媒体平台,联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直播和报道。
2024年春晚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激发了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和认同。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2024年春晚以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为全球华人带来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文化魅力的视听盛宴,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生生不息的时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