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首都医科大学专家解读:如何科学预防高血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专家解读:如何科学预防高血压

引用
中华医学会
9
来源
1.
https://csc.cma.org.cn/art/2024/10/21/art_591_59158.html
2.
https://www.bjcyh.com.cn/Html/News/Articles/70190.html
3.
http://www.chl-bha.org.cn/index.php?m=standard&a=view&id=96&pid=1
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pressure/in-depth/high-blood-pressure/art-20045868
5.
https://www.bjcyh.com.cn/Html/News/Articles/71277.html
6.
https://www.crsi.com.cn/Html/News/Articles/850.html
7.
http://www.news.cn/health/20240812/32ac2d4a596d4efa91f468040022103d/c.html
8.
http://www.gaoqing.gov.cn/gongkai/site_gqxwsjkj/channel_63429ddac3f185ea155404ce/doc_666019939b8a6cc6f4b52349.html
9.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genetic-factors-in-the-pathogenesis-of-hypertension/pri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钟久昌教授团队近期在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iMeta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降压药物ARB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可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45亿,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7.5%,其中1级高血压占比最高(14.9%),2级和3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6%和5.0%。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整体防控形势严峻。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疾病,可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90%-95%,与遗传、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继发性高血压则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病、内分泌疾病等。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

  •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 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 视网膜病变:视力模糊、失明
  • 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等

如何预防高血压?

生活方式干预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压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建议包括:

  1. 健康饮食
  • 减少盐分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 增加钾元素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豆类
  •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 坚持低盐低脂饮食
  1. 规律运动
  •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 避免长时间久坐
  1. 控制体重
  • 维持健康体重(BMI 18.5-23.9)
  • 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1. 戒烟限酒
  • 完全戒烟
  • 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不超过25g,女性每天不超过15g
  1. 管理压力
  • 保持良好心态
  • 学会放松,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
  1. 充足睡眠
  • 每晚7-8小时优质睡眠
  • 避免熬夜

定期监测

  • 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身血压状况
  • 如发现血压升高,及时就医

药物治疗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降压药物。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 钙通道阻滞剂(CCB)
  • 利尿剂
  • β受体阻滞剂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老年人:降压目标应个体化,一般建议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 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降压药物
  • 糖尿病患者:应更严格控制血压,目标值<130/80mmHg

高血压的未来研究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专家团队正在探索更多高血压治疗的新方法,包括:

  •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
  • 基因治疗
  • 神经调控技术

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需要长期坚持,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如果您有高血压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