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局教你如何健康吃麻辣小龙虾
食药监总局教你如何健康吃麻辣小龙虾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麻辣、蒜蓉、油焖、清蒸……各种口味的小龙虾让人垂涎欲滴。但是,关于小龙虾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安全、健康地享用这道美味。
小龙虾真的“很脏”吗?
有人认为小龙虾长在污水里,特别脏,里面堆积着排泄物和寄生虫。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根据国家规定,小龙虾的养殖场水质要符合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饲料喂养要遵循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其中都对重金属、农兽药残留含量都做出了安全限定。所以在源头上,小龙虾的生长环境是有保证的。
规范养殖的小龙虾虾肚原本就是白色的,附着的水草、塘泥等通过浸泡、流水等,可以轻易清除,所以不需要使用“洗虾粉”。选购时,应选择背部红亮干净、腹部白净整齐、虾腮白而干净的小龙虾。
吃小龙虾会得横纹肌溶解症吗?
每年都会有因过量食用小龙虾,出现肌肉酸痛、全身乏力、胸闷心慌、尿液颜色成酱油色等症状而进医院治疗的人,这种情况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但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吃小龙虾会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具有相似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引发原因多种多样,除了食用小龙虾等水产品外,还包括过度运动、中暑等。部分药物、感染,某些代谢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也会引发相关症状。
如何安全食用小龙虾?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小龙虾时,应选择正规商家,尽量避免在路边小摊购买,也不要自行到江边或河沟捕捞野生小龙虾进食。尤其是在洪涝灾害期间,食用养殖用水引自江水或养殖场被洪水漫堤倒灌的人工养殖小龙虾的风险较高。
注意新鲜度:新鲜的小龙虾个头均匀,头和身几乎各占一半,颜色红亮,和爪毛干净、腹白,新鲜的龙虾肉有弹性、嚼劲。外出就餐食用小龙虾时,要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店铺,不建议选择无证夜市摊贩或者流动摊贩上的龙虾。
彻底煮熟:在烹饪小龙虾时,一定要将其烧熟煮透,避免未熟的小龙虾中存在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发相关疾病。烹调温度一定要达到100℃,并且持续加热20分钟以上使其完全熟透。如果小龙虾是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更要适当延长加热时间,冷藏后虾壳变硬,增长时间才能熟透。不要加工死亡、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小龙虾。
适量食用:过敏体质人群不宜食用小龙虾,普通人群也不可过量食用。对于高尿酸及过敏人群,食用大量小龙虾会增加痛风、过敏的风险。建议一次食用量不要超过七八只,每周食用不超过两次。
避免食用虾头:小龙虾大部分器官集中在头部,虾黄是虾的肝胰腺,虾头更容易吸附蓄积重金属、毒素及细菌等污染物,所以最好不要吃虾头和虾黄。
特殊人群食用注意事项
痛风人群:小龙虾的嘌呤含量为174毫克/100克,属于高嘌呤食物,如果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最好别吃。有些人喜欢在吃小龙虾的同时来瓶啤酒,这样的搭配更容易诱发痛风。
高胆固醇血症人群:小龙虾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为121毫克/100克,是猪里脊的2.2倍,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要少吃或不吃。
过敏人群:原肌球蛋白是虾类中的一类主要过敏原物质,如果你吃其他虾会过敏,最好也别吃小龙虾了。过敏会导致出现皮疹、腹泻、哮喘、休克等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其他疾病相关人群:比如哮喘、肾病、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的人群等,需遵医嘱判断是否能吃。
小龙虾虽美味,但也要理性消费。遵循以上建议,才能既享受美食,又保障健康。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