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螺蛳粉:从“路边摊”到百亿产业的蝶变之路
柳州螺蛳粉:从“路边摊”到百亿产业的蝶变之路
2024年,一碗小小的螺蛳粉,为广西柳州带来了759.6亿元的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这个十年前还只是地方特色小吃的“路边摊”,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带动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从地方小吃到“粉圈顶流”
2014年,柳州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标志着这碗地方小吃开始走向工业化。柳州市政府先后出台20多项政策,从品牌建设、标准体系、质量监管等方面全方位支持螺蛳粉产业发展。
在政府的引导下,柳州螺蛳粉逐步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从原材料种养到生产加工,再到营销流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为品牌保护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疫情期间的“意外走红”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柳州螺蛳粉意外走红。居家隔离期间,人们纷纷转向方便食品,而螺蛳粉独特的风味和便捷的食用方式使其迅速成为网红产品。
据统计,2023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669.9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出口货值从2018年的83.3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8727.2万元,增长了104倍。在海外,一份预包装螺蛳粉的价格甚至高达5欧元至80元人民币不等。
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繁荣。上游的螺蛳、酸笋、酸豆角等原材料种植养殖业蓬勃发展,中游的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壮大,下游的销售服务网络日益完善。
然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低价预包装螺蛳粉冲击市场,导致无序竞争;部分中小企业生存困难;上游原材料深加工企业规模难以满足需求;农产品种养规模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这些都成为螺蛳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面对的挑战。
文化输出的新典范
柳州螺蛳粉不仅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更成为了中国文化输出的典型案例。2024年,柳州螺蛳粉产业的目标是实现900亿元的产值,其中出口规模目标为1亿元。
从地方小吃到百亿产业,柳州螺蛳粉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特色小吃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这碗“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螺蛳粉,必将为更多人带来美味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