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敦煌女儿”常沙娜:93岁为春晚设计《年锦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敦煌女儿”常沙娜:93岁为春晚设计《年锦图》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50695
2.
https://news.cctv.com/2024/04/08/ARTIjOc5Z7Vl1gchMyEE5S1G240408.shtml
3.
https://tv.cctv.com/2024/02/10/VIDEMsBnTVlSA2RjdNvqDVjf240210.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9A053XR00
5.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405/24/WS664ff829a3109f7860ddf3c1.html
6.
https://www.cafa.edu.cn/st/2024/90132596.htm
7.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01/detail-inafpsic4697971.d.html?oid=%E8%BA%AB%E4%BB%BD%E8%AF%81%E5%8F%B7%E7%A0%81%E6%9F%A5%E5%90%8D%E4%B8%8B%E8%B4%A2%E4%BA%A7(TG:uw567)%E5%85%A8%E5%9B%BD%E8%B0%83%E6%9F%A5%E4%BF%A1%E6%81%AF%E8%AE%B0%E5%BD%95%E5%9D%87%E5%8F%AF%E6%9F%A5&vt=4&cid=76729&node_id=76729
8.
http://www.news.cn/photo/20240429/bb65b607de704dacac8c4d3919fb56d7/c.html
9.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2/20/content_99GP8yTa3V.html

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档名为《年锦》的创意节目惊艳了全国观众。四位身着汉、唐、宋、明时期传统服饰的表演者,伴随着优美旋律,将中国传统纹样如萸纹、瑞狮纹、牡丹纹等一一呈现,宛如一场穿越千年的视觉盛宴。这幅精美绝伦的《年锦图》,出自一位93岁高龄的工艺美术大师之手,她就是被誉为“敦煌女儿”的常沙娜。

常沙娜与敦煌的渊源,要追溯到她的童年。1931年,她出生在法国里昂,父亲常书鸿为她取名“沙娜”,谐音自当地河流La Saone。1935年,常书鸿在巴黎偶然发现了一套《敦煌石窟图录》,这让他震惊于祖国千年艺术瑰宝的存在,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回国守护敦煌。1943年,常沙娜随家人来到敦煌,在这片荒凉的沙漠中,她开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修行。

在莫高窟,常沙娜每天踩着蜈蚣梯进入洞窟,临摹壁画。她回忆道:“在洞口射进的阳光照耀下,里面有那么多从未见过的壁画、彩塑,铺天盖地,色彩绚丽……”这段经历为她后来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0年,常沙娜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美术学校提前回国,协助父亲在北京举办“敦煌艺术展”。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敦煌艺术的魅力,也开启了常沙娜在工艺美术领域的探索之路。在林徽因的指导下,她开始为景泰蓝、烧瓷等工艺设计新颖图案,并在1952年设计出带有敦煌藻井图案的丝绸头巾作为国礼。

1958年,常沙娜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装饰设计,她设计的顶灯图案以红五星为中心,四周衬托放射形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亿万群众心向着光”。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她所奉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艺术理念。

2024年春晚的《年锦图》,是常沙娜首次为春晚设计的作品。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她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带领的团队,历时3个月,对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代表性纹样进行提取、梳理与设计。常沙娜坚持对每个纹样进行手绘修改,强调“要生动、活跃、变化,要有主次”。

最终呈现在春晚舞台上的《年锦图》,不仅是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以创新的方式,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舞美技术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巴黎到敦煌,从敦煌到人民大会堂,再到央视春晚,常沙娜用一生践行着父亲的嘱托:“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工艺美术家,更是一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年锦图》的成功,正是她艺术人生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