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买赠促销遇质量问题?教你如何依法维权
618买赠促销遇质量问题?教你如何依法维权
随着618购物节的热潮逐渐退去,不少消费者开始发现,自己在享受买赠优惠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赠品质量不合格、商家推卸责任等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在法律层面上,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赠品虽免费,但商家需负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即使赠品是免费提供的,商家仍然需要对其质量负责。具体来说:
赠品不是“次品”:商家不能以“免费”为由提供质量不合格或假冒伪劣的商品。赠品应当具备合格、合等级、合约定的品质。
免费不能免责:消费者获得赠品是建立在购买商品的前提下,商家将赠品的成本转移到了售出的商品中。因此,赠品同样属于买卖合同标的物的一部分,商家需要对赠品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
明确告知义务:如果赠品存在瑕疵但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不影响正常使用性能,商家应当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前如实告知消费者。
618期间常见的赠品陷阱
从往年的消费投诉情况来看,618期间常见的赠品陷阱主要包括:
夸大赠品价值:有些商家会夸大赠品的实际价值,诱导消费者购买主商品。例如,宣称“买一送一”,但实际上赠送的是价值远低于主商品的次品。
设置隐形条件:部分商家会在赠品领取上设置各种隐形条件,如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运费,或者必须完成某些任务才能获得赠品。
虚假促销:有些商家会推出限时秒杀活动,但实际上库存极少,甚至根本没有,导致消费者无法真正获得赠品。
维权途径与建议
当消费者遇到赠品质量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保留证据:保存好购物凭证、赠品实物以及与商家的沟通记录。如果可能,还可以对赠品的质量问题进行拍照或录像。
协商解决:首先尝试与商家协商,说明赠品存在的问题,要求商家履行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等义务。
投诉举报:如果商家拒绝承担责任,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者通过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进行维权。
法律途径:在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理性消费,维护权益
在享受618购物狂欢的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赠品质量:不要因为赠品而冲动消费,要理性判断赠品的实际价值。
仔细阅读规则:在参与买赠活动前,仔细阅读活动规则,了解赠品的领取条件和使用限制。
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优先选择口碑好、信誉高的商家进行交易,降低遇到质量问题的风险。
适度消费:避免为了获得赠品而进行不必要的消费,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购买。
总之,618期间的买赠促销活动虽然诱人,但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购物的乐趣,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