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成甲流新宠!
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成甲流新宠!
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了玛巴洛沙韦和法维拉韦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这两种药物的加入,为甲流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玛巴洛沙韦:单次服用的“超级达菲”
玛巴洛沙韦由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和罗氏公司共同开发,素有“超级达菲”之称。它最大的特点是只需单次服用,就能达到抗病毒效果。
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
玛巴洛沙韦适用于5岁及以上的甲流、乙流患者。给药方式简单,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即可,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具体剂量根据体重来定:
- 20kg≤患者体重<80kg,推荐单次口服40mg
- 患者体重≥80kg,推荐单次口服80mg
需要注意的是,5岁以下患者不能使用该药。
作用机制
玛巴洛沙韦通过抑制病毒核糖核蛋白的聚合酶酸性蛋白(PA)和聚合酶碱性蛋白1(PB1)亚基进而抑制mRNA合成,在流感早期即可发挥作用。它是一种前体药物,口服后在胃肠道、肠上皮细胞和肝脏中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巴洛沙韦。巴洛沙韦通过抑制病毒基因RNA聚合酶复合物中PA的核酸内切酶活性,阻止病毒从宿主细胞中获得宿主mRNA5端的Cap结构,从而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特殊人群使用
- 妊娠期女性:不建议使用。尚未在妊娠期女性中进行充分且对照良好的临床研究,对妊娠期女性的潜在风险尚未可知。
- 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尚不清楚玛巴洛沙韦是否会分泌至人乳汁中,应权衡本品对哺乳母亲的潜在获益以及对婴儿的潜在风险。
玛巴洛沙韦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多数轻微。对于奥司他韦耐药的患者,玛巴洛沙韦治疗仍然有效。
法维拉韦:应对新型流感的“特殊武器”
法维拉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RNA复制和诱发病毒致命性突变的双重机制,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它对包括甲型、乙型流感和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RNA病毒有效。
适用人群和使用时机
法维拉韦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当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法维拉韦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它是一种“后备”药物,用于应对那些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的流感病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用法用量
法维拉韦的用法是口服,第1天,每次1600mg,每日2次;第2~5天,每次600mg,每日2次。这种剂量的安排是为了在治疗初期快速抑制病毒复制,然后在后续几天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以确保治疗效果。
独特优势
法维拉韦的一个独特优势在于它对新型流感病毒的治疗潜力。新型流感病毒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播力或致病性,而且人体对其免疫力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无法有效应对,而法维拉韦通过直接作用于病毒的RNA聚合酶,能够更广泛地抑制病毒复制,从而为抗击新型流感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其他药物的补充,用于那些对常规药物耐药的流感病毒株的治疗。
注意事项
虽然法维拉韦在抗流感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由于它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其次,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反应。如果这些反应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最后,患者在使用法维拉韦期间,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专家建议:规范用药是关键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提醒,治疗5岁以下的流感患儿仍应使用奥司他韦,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抗流感病毒治疗也不建议使用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使用。
新版诊疗方案首次明确“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和增加药物剂量”,对流感治疗做出进一步规范,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
结语
玛巴洛沙韦和法维拉韦的加入,为甲流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应自行决定用药。同时,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建议每年秋季及时接种。